小 蝶
我在一名我曾教授她戲劇課的大學生的臉書上看到她這樣寫着﹕「之前一位教授叫我們趁着還可以以半價學生票看表演藝術演出時盡量多進劇場觀看。她說得真對,我只用了半價便可看到什麼什麼演出,簡直是賺了錢哩!」
我閱畢這段文字後,不禁開心地笑起來,因為我知道她所指的教授正是我。那句話正是我當天在上課時跟他們全班學生說的。
我開心有很多原因。第一,我上課時說的話是有學生牢記於心的;第二,她不是貿然地完全相信我的話,而是經過自己驗證之後才確定我的話是對的;第三,我教授戲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大學生身上撒下種子,待時機成熟時他們懂得自行耕耘。這位女學生的說話顯示我的努力已有收穫;第四,我自我感覺良好地想:「嘿嘿,我為表演藝術界培養了新觀眾哩﹗」
其實我當時還有數句話她沒有寫出來。我說:「若你們今天不好好地把握學生的身份,以半價價錢看表演藝術,過了這四年大學之後,你們便要等待至六十歲才可以再享半價優惠了。」他們當時都瞪着眼--對雙十年華的年輕人來說,六十歲是多麼遙遠的歲數啊!
不過,近年自己身邊真的有不少親友「登陸」(踏入花甲之年),我覺得他們應該好好地享受半價優惠。他們在過往的日子中,因為工作、家庭或種種原因,即使喜歡表演藝術,亦甚少踏足劇院或演奏廳,有的甚至可能對表演藝術一無所知。現時到了退休之齡,在享受空閒下來的時間之際,實在應該為自己的靈魂重新注入藝術食糧。我很贊成讓六十歲以上的市民享有半價優惠,他們為社會貢獻了數十載的努力,政府或表演團體很應該給予他們優惠以示謝意。
我認識一對洋化的夫婦,很愛看西洋表演藝術,丈夫尤其愛好西方音樂和舞蹈表演。當男的到了六十歲後,經常購買半價票,並偕同比他年輕十載的妻子一起欣賞各種表演。每次提到以半價便可欣賞來自外地的國際級表演時,他便沾沾自喜,因為少付了錢就等於賺了。可惜數年前他患上急病離世,只享受了四年半價長者優惠。其妻子以後看表演時,總要花時間約朋友相伴。一次,她約我看演出,不斷提着他的丈夫以前跟她在文化中心、大會堂出入的種種,令我不知如何應對。看來不單做學生的要趕快趁着仍持有學生證時多看演出,「登陸」的人也要與時間競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