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在電話騙案中,受騙上當的,並不一定是老人。許多年輕人都會上當。
電話騙徒所掌握的,是普通人都會有保護自己利益的心理反應。他們打來的電話,可能僅僅掌握你的身份證號碼,然後言之鑿鑿,說他們是公安人員,正在調查一件重大的走私案件或偷渡文物出境、洗黑錢的案件,你已經在通緝名單之中。接着,通知你進入一個網頁,裡面有關於你被通緝的材料。你看網頁,果然如此。他又再打電話給你,說很可能是搞錯了,也很可能同名同姓。接着電話會轉到一個高級警官那裡,有一個高級警官和你核對材料,當然要求你提供銀行戶口號碼、密碼,然後,要你匯款多少萬元,作為案件的保證金,將來如果查明你是無辜的,將會退還。受害者深信不疑,就會上當。
另一種情況,就是自稱自己是某某快遞公司的職員,他們已經兩次上門送貨,但是家裡沒有人,這是第三次最後的通知了。若果不回應,你的貨物就會退回去。若果想要知道詳情,請按電話的○字。你按了之後,電話就接駁到了深圳,對方說,「我是深圳總部,你打來查詢什麼?」你就會說:「是你們打電話給我的,說有一個包裹,準備送上門。」對方就說:「你什麼時候會在家裡?」「你快遞的票據是多少號,讓我替你查一下。」你當然告訴他:「我哪裡有號碼?是人家郵寄東西給我。」他又說:「發貨的一方,應該有電話聯絡你,告訴你收取的號碼。不過不要緊,你說出你的身份證號碼,說出你的地址,也可以了。」結果,你就如實告訴了他,對方查了一會,就說:「這是一件很貴重的歷史文物,已經被海關扣住了。我把你的情況告訴公安局,你和公安局直接交涉。請你不要收線。」電話於是轉駁到另一個人聽電話,對方自稱是高級警官,說你已經捲入了走私文物案件之中,所以,要進行調查。對方查問了很多東西。最後,說可以幫助你洗脫嫌疑,又說這件文物可以放行,最後又是要繳交保證金。
匪徒所掌握的,無非是你的心理:你不想被人冤枉,你想證明你自己清白,你突然覺得有貴重物品送上門,有一個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東西的心理。當你陷入了這種思維的時候,你就有八成會上當。
遇到這樣的電話,最好的辦法就是這樣回答他:「對不起,現在我這邊的聲音不太好,聽不清楚你說的話,有沙沙聲,你能否把你的電話號碼告訴我,我換一個電話打給你。」如果對方是大騙子,他已經發覺你可能報警,他會馬上收線。或者匆匆留下一個假的電話號碼,永遠再不找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