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中廣核美亞總會計師姚威;助理總裁、公司秘書兼投資者關係部總經理李健。 張易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易)市場憧憬中廣核集團向旗下經營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的中廣核美亞(1811)注入資產,帶動後者盈利能力。中廣核美亞總會計師姚威上周向傳媒證實,首批約140萬千瓦容量的太陽能及風電項目下月完成注入,母企考慮明年底前,向中廣核美亞注入第二批清潔能源資產,以風電項目為主,資產規模不少於第一次。
下月注入的首批代價近40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涉及6個太陽能及13個風電項目公司,包括浙江象山風電、浙江寧海風電、山東太平山風電及甘肅敦煌太陽能。合計容量約140萬千瓦,當中122萬千瓦來自風電項目,18萬千瓦來自太陽能項目。
新資產投資回報不低於10%
完成注資後,中廣核美亞的境內權益資產佔比,將由目前約44%增至逾60%,姚威表示,新併入的資產投資回報率不低於10%,符合公司招股時承諾,惟他不願估計下半年業績增長空間有幾大。包括該批資產在內,公司全年新投產風電有望達200萬千瓦,新投產太陽能達70萬至100萬千瓦。
翻查資料,母企尚未注入中廣核美亞的資產中,風電資產佔比多達近七成,是以謀劃中的第二輪注資仍以風電為主。據姚威透露,次輪注資規模或較首輪更大,最快於2017年可見經濟效益。
中廣核美亞上半年經調整純利(不計已出售資產)按年增加68.3%,至5,250.4萬美元。純利雖以美元結算,但主要收入為人民幣及韓圜,另外還有約3.5億美元公司債及1.2億美元貸款。
對於人民幣近期劇烈貶值,助理總裁、公司秘書兼投資者關係部總經理李健坦言,正密切跟蹤人民幣走勢,初步判斷對全年業績影響不大。至於未來會否考慮以人民幣結算,他表示要全面評估融資規模、收入來源後再作決定。
內地上半年平均風電限電率有上升趨勢,姚威指,公司投資風電場前已考慮限電,在限電情況下,項目投資收益率仍超過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