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家認為,今後中國改革力度料將進一步加大。
在世界經濟增長弱於預期之際,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分別發表講話,傳遞出中國高層對經濟形勢研判和未來宏觀調控思路的諸多信號。
7%增速或保持5年
近期財新和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明顯下跌,加之7月投資、出口等一系列重要經濟數據不理想,使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再度升溫。
樓繼偉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並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年到5年的時間」。
他並指出,在此過程中,中國經濟將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拉動,「這將是一個艱難的調整過程」。
A股泡沫「基本擠完」
8月下旬以來,中國A股持續震盪,上證綜指一度跌破3,000點大關,創年內點位新低。股市波動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談及對中國金融市場的看法,周小川表示,股市調整以來,槓桿率已明顯下降,對實體經濟也未產生顯著影響。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趨於穩定,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場可望更為穩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指出,目前上證綜指已從年中的5,000多點,一路下跌至3,000點左右,6月中旬以前積累的泡沫「已基本被擠完」。
徐洪才指出,在此情況下,官方明確表態股市調整大致到位,既是基於事實作出的判斷,也有提振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穩定信心的考慮。
宏觀政策保持定力
樓繼偉強調,中國不會特別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經濟波動,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定力」。
徐洪才指出,官方明確表態將保持「定力」,意味着今後不會過多聚焦於增速,而是會從多重視角來評估經濟形勢,對經濟發展質量的分析框架將更加全面合理。
深化改革堅定不移
對於中國改革步伐或將因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而推遲的疑問,官方亦作出明確回應。
樓繼偉表示,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改革,官方正按照既定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周小川也強調,中國政府深化改革的決心並未改變,仍將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的計劃有序推進各項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國高層就加力推進改革頻頻釋放信號。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把改革作為調整結構的根本依靠,重點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等體制機制改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國務院專題會上也強調說,要拿出更多改革開放新舉措,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徐洪才表示,在改革呼聲在全球特別是新興經濟體日益高漲的背景下,今後中國改革力度料將進一步加大。 ■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