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馬曉芳 綜合報道)在慶祝第31個教師節之際,主題為「助推鄉村『好教師』建設」的2015.中國教師發展論壇近日在江蘇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見圖)出席論壇時指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道德素養,不斷提高教師地位,讓教師更有尊嚴,應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
民進最早建議確定教師節
嚴雋琪指出,從1981年民進界別委員在全國政協大會上提交黨派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到國家在1985年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民進為新教師節的設立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她希望將慶祝教師節活動與參政黨履行參政議政職能更緊密地結合。
嚴雋琪表示,國人正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第一個百年目標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困難在農村,中國教育的「短板」也在農村,實現中國教育城鄉均衡發展,任務艱巨而繁重。《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今年正式發佈,是對鄉村教師實際需要的積極回應,是把「發展鄉村教育」置於「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的戰略高度,是鄉村教師的福音。
「好教師」關鍵在於「樹人」
嚴雋琪強調,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抓住了問題的實質與核心。「好教師」的關鍵在於「樹人」,「立德樹人」是國家歷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好的教育應把德育融於智、體、美、勞等各種教育教學環節之中,學校的德育不能禁錮在應試的「知識性」與人造的「德育情景」層面上,應在與日常勞動生活學習的結合中提升德育實效。
她表示,要做一名好教師,首先要有道德情操,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職業的靈魂,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培養和造就一支學高身正的教師隊伍,是立德樹人成敗的關鍵,是實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