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江山參加大中華會第一屆「愛我中華‧尋訪歷史」兩岸三地青少年交流活動啟動禮。
2009年,江山與港澳台另外3個著名家族的新生代攜手創立了香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匯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匯勤」),專注於內地創新型中小型企業的持續成長。「匯勤」投資的企業中,有兩家成功上市。身為「匯勤」的掌門人,江山指,「做私募,一方面要抓住資金,一方面要抓住投資的項目來源,之後還要看執行能力及平台建設。『匯勤』的投資篩選非常嚴謹,每年要看300多個企業,但最終只挑選兩個,做到百發百中。」
江山畢業於美國沃頓商學院,留學返港後,不想青春空耗於家族企業,與其他3個家族的兒時夥伴與父母「談條件」,先獲領個人薪酬,其後合資創業。2009年,他成立「匯勤」,江山出任行政總裁,當時正值金融風暴後期,兩地資金和具潛力企業紛紛冒出,對專注私募投資的「匯勤」來說,遍地機遇,企業迅速發展。
在「匯勤」投資的企業中,已有兩家成功上市,表現不俗。江山謙虛地說,「現在事業還是起步階段,第一步還不錯,家族對我們的看法也有所改變,有了一定的認可。但是以後的路還很長,例如理念要成熟,投資管理的操作、流程、原則要嚴謹,不能左右搖擺,對風險控制意識要敏銳,還要有網絡,在內地建立網絡非常重要,才能找到好的投資機遇。」
他續說,「匯勤」投資企業後,並不會放任不理,而是積極參與。「因為我們本身有企業管理的經驗,所以容易了解企業真正的需要,我們會想盡辦法,利用我們的資源和平台幫助他們在不同的地區拓展,提供高端人才,提升其管理水平,協助企業發展。」
港創業離不開內地大市場
江山創業之路走得平坦,除了強大的家族背景,與自身努力和眼光也是分不開的。以過來人談青年創業,他認為,香港的創業已離不開內地,離不開內地龐大的市場、資金和政策支持。
他說:「內地創業環境相對香港更具優勢,創投資金充足,創業環境較成熟,新生企業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有相應配套的資金、技術、政策支持,內地各市區都有科技部、發改委等對口單位支持,而且內地創業市場面對的是13億人口。」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
專刊記者 陳文華、沈清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