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浸大視覺藝術走進社區接地氣


放大圖片

■左起:梁美萍、黎加行和陳文俊都各自用不同方法,把社區和藝術連繫起來。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不知為何,總有些人認為藝術是「很遙遠」的事,但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的師生透過種種行動,將藝術和社區「無縫連接」。他們到過深圳為一條無名的村落漆上街名和門牌、將香港電車站的四格廣告牌變成描繪社區生活的四格漫畫,就連空置的店舖,都可以成為學生畢業習作的靈感。

灣仔電車站變漫畫趣味盎然

浸大視藝院的歷史不算長,卻是眾多院校中第一間設有「研究與發展中心」。談到研究,與群眾的距離好像又遠一點,但該院的助理教授梁美萍則表示,中心與社區有莫大聯繫,因為當中有一部分叫「視藝社區起動」,藉着與非政府組織及慈善機構合作,提升藝術家和普羅大眾的互動關係,並且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引發對文化藝術的興趣與潛能。

他們曾經就於灣仔的電車站做過展覽,將四格廣告牌變成四格漫畫,畫上區內的故事,平平無奇的車站,突然變得趣味盎然;他們也曾與地區社區中心、不同的康復協會合作,製作瓷器、把玻璃磨成鏡頭等,就連做策展,他們都會想想如何將裝置藝術,之後變成實用的東西,打破藝術不實用、轉頭就丟棄的迷思,「其實這同時也是在為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做宣傳,為他們鋪路,讓大眾更了解老師的專長,也為學生日後與不同界別合作打下基礎。」

街市展覽到地鐵策展闖出名氣

與社區的連接終於闖出名氣,梁美萍笑言現在該院「接Project(項目)接到手軟」,由街市展覽到地鐵策展,他們都有涉獵,「希望大家會認為藝術不止是學術,入社區的意義更大。」

於梁美萍而言,藝術就是要走進社區、要down-to-earth(務實),她就曾帶着自己的學生,夥同人類學的學者,去深圳一個快將遷拆重建的老村湖貝村,去為他們製作街道牌和門牌。漆上不同顏色,再拍下照片,一條無人問津的村落,就變成有街道圖、到處以「××樓」為名的「港味小社區」,「那裡的街坊都只是好奇我們在做甚麼,但我們後來發現他們也很喜歡,更把相片拿去收藏。」

探索社區歷史 注入文化氣息

浸大視藝院畢業生陳文俊則透過藝術去探索社區歷史,例如千辛萬苦走到薄扶林一所破舊的廟宇,去了解當中的故事,「當中有些建築特性,例如窗口位為何是這樣設計、對採光的影響等,有很豐富的故事,但這類廟宇,卻沒有被好好保育。」

該院另一畢業生黎加行,亦是把藝術帶入社區的創作者。其畢業作品就是找了個貼滿街招的空舖,為它貼滿自己的黑白色傳真紙,去表達社區中所存在的「遺忘」,但有關作品卻很快遭到「殘忍」對待,「很快這些紙就被新的街招覆蓋,我就發現,連我的作品也被忽略,於是我開始想我和這空舖的connection(聯繫)。」這就成為了她的畢業作品,當中的孤立感,令它成為了年度作品。畢業後的她,還偶爾從事社區藝術的工作,例如於天台搞地攤,為社區注入文化氣息。

相關新聞
科技園助開發程式 DSE「答案庫」利操卷 (2015-09-16) (圖)
浸大視覺藝術走進社區接地氣 (2015-09-16) (圖)
公大獲捐百萬元推應用研究 (2015-09-16)
李素楨講日老兵口述侵華史料 (2015-09-16) (圖)
幼師見吳克儉 關注薪酬待遇 (2015-09-16) (圖)
吳克儉:港大學地位仍好 (2015-09-16)
六人膺港大名譽院士 (2015-09-16) (圖)
訪京豫識國情 未來之星「踏出一步」 (2015-09-15) (圖)
體驗濕身:自製竹筏出海 刺激難忘 (2015-09-15) (圖)
逾八成中學生認考試是「壓力之源」 (2015-09-15)
恒管校長:最快2018年升格大學 (2015-09-15) (圖)
校長問教院師生 網徵正名後新校名 (2015-09-15) (圖)
感染學生多元發展 基金邀良師「發夢」 (2015-09-14) (圖)
郭氏獎學金「擴版圖」 資助兩本科生讀牛津 (2015-09-14) (圖)
赴京實習獲益多 港生擬北上搵出路 (2015-09-14) (圖)
千港青北上「飲水思源」 接受申請 (2015-09-14)
大學遊蹤:憶越南義教 感孩子童真 (2015-09-14) (圖)
理大「智計」實驗室 助「產」「學」增互動 (2015-09-11) (圖)
良師課堂演短劇 讓學生愛上英文 (2015-09-11) (圖)
教聯會敬師日表揚優秀教師 (2015-09-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