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振川的作品《溝裡人家》描繪陝北偏僻山村的收穫印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岳悅)由國家文化部主辦,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和中聯辦宣文部支持,香港紫荊雜誌社、中華文化城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的「香江明月夜」系列活動──「明月出天山.絲路翰墨情」兩岸四地書畫名家邀請展,日前在香港國際創價學會禮堂舉行,國家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等出席並主禮開幕儀式。
展覽匯聚兩岸四地書畫名家共計一百三十幅作品,包括趙振川、蕭仁徵、陳建貢、 劉文西、王西京、楊曉陽、蕭暉榮、黎鷹等六十多位長安畫派、海上畫派、京津畫派、嶺南畫派書畫名家的精品佳作。香港紫荊雜誌社總編輯楊勇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丹青潑彩連絲路,翰墨可通古今情。此次書畫展是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框架下搭建起來的兩岸四地文化交流平台,展示的不僅是每位名家的『絲路情懷』和歷史記憶,更是一場凝聚民族精神,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兩岸四地文化交流的盛會。」
西部藝術家代表趙振川認為,中國文化是聯繫兩岸四地藝術家的紐帶,而書畫藝術是中國文化的共同實踐,他更表示,沿絲綢之路寫生畫畫是他創作的常態,「絲綢之路對藝術家來說,是一條充滿神奇色彩的藝術之路,也是藝術家獲得藝術創作靈感的重要地方。」趙振川此次參展的代表作品《溝裡人家》,描繪陝北偏僻山村的收穫印象,他曾在山區居住八年,那裡的風土人情給他留下蒼茫、渾厚、淳樸、大氣深刻印象,「陝北人將自己稱為溝裡人,大自然將黃土高原分割成千溝萬壑,他們就生活在溝裡或溝邊,這裡有他們的文明。」
原籍中國陝西的台灣藝術家蕭仁徵此次帶來《喀納斯湖畔》及《柏格遠峰》兩幅水墨畫作,他以書法線條入畫,形成「書中有畫、畫中有書」的獨特趣味。「在畫中可以見到點、橫、豎等書法線條,但並不是想要呈現字的原始面貌,而是更好地以傳統水墨表現中國的大好河山。」蕭仁徵說。
同場展出的亦有陳建貢的書法作品《春日.朱熹詩》及《自作詩》,他將漢簡結合篆書,以「萬紫千紅總是春」概括祖國在經歷艱難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飛速發展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