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國際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課堂提問 日學生會想「讓誰先答」


東西方文化產生不同教育制度,老師和學生思維方式亦各不同。程介明以他在哈佛大學授課的事情為例子,說假如問「你有什麼想法」,美國學生會立即舉手,就算未有任何想法亦會先舉手,這情形在東亞學生上很少發生。

怕被笑 不敢舉手

程介明曾就此現象去問學生,美國學生的想法很直接,就是回答自己的想法。同樣的問題,東亞學生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有什麼想法,而是「我應該怎樣去答」,單是這一步已令他們比美國學生明顯慢一步。有些初到美國的學生會有更多顧慮,會想「自己這樣答會不會俾人笑」,有日本學生更直言,在日本課室內遇到教師提問,首先想的是「到底應該誰先答」,例如可能讓班裡的籃球隊長先回答。由此可見,社會結構和群體壓力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

中日班級集體觀較強

程教授又提到早幾年在香港備受推崇的小班教學,他指曾經有一齣名為《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三種文化的學前教育)的紀錄片,分別拍攝中國、日本和美國幼稚園一天的情況,當中日本的教室有28名學生,老師不滿意學生人數不夠多,指應該有30名學生才合理。中國內地亦有很強的集體觀念,整個班級會以集體角度出發,大家一同努力讀書。這種看法在美國人眼中是不可思議,他們認為班級的規模應愈小愈好。

相關新聞
美狂炸無國界醫生 病人活活燒死 (圖)
空中炮艇行兇 MSF否認成塔利班掩護 (圖)
颶風橫掃美東4死 南卡州緊急狀態
法蔚藍海岸 水災17死
葡緊縮派料組少數政府 恐阻經濟復甦 (圖)
澳門葡僑參選 惹效忠爭議
巴青年耶城捅死兩以猶太人 衝突升溫 (圖)
全球教育專題 為誰而讀:中西教改 一縱一收 (圖)
畢業生須適應「multi-tasking」趨勢
試用星數學教法 英學生明顯提升
創業潮流崛起 衝擊傳統學校
課堂提問 日學生會想「讓誰先答」
英巴士「舞龍」鏟超市 8歲童夾死
韓長者遭遺棄 肉金66元賣淫
巴黎首現無車日 污染物大減四成
美校園槍手證吞槍亡 (圖)
日導盲犬護主 雙雙車禍亡
紐約住宅拆煮食爐 爆炸穿牆1死
科學家擬複製大熊貓 免絕種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