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圖為前人所刻的孟子像。資料圖片
每次考試成績公佈之後,學生作自我檢討之時,伴隨茧h心疾首恍若聖上下詔罪己的決心,一連串的「痛定思痛」、「下次努力」、「發憤圖強」往往用力地寫在紙上,然後又如隱形墨水般慢慢隨時日褪色。日復一日,故事又不幸地重演,可說是一曝十寒的典型例子。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用一曝十寒說專注,也在說持之以琲漸痍n。如孟子論性善,《論四端》說人皆有惻隱之心只是行善的「可能」與「基礎」,善性就像一棵「易生的植物」,縱使在陽光下得到一點滋長(發展與保存),但若動不動就讓寒風吹得東歪西倒,好不容易滋生的那一點善念也會被磨滅。
我們在某些時候會燃起某些善念與決心,但往往一念而過,或失諸交臂,或無疾而終︰考試成績欠理想後告訴自己要努力、看到別人的悲慘生活時燃起想捐款或做義工的念頭、過年時為自己擬定了新一年的鴻圖大計,甚至只是看到自己的體重飆升,總有那麼一剎那會下定決心去作改善,但往往遇到誘惑,或開始時遇上挫折、甚或只是一覺醒來決心就已消磨掉了不少,於是我們很容易放棄。
非不能也 乃不為也
問題很多時不在於我們是否理解什麼事是應該做的(因為我們大都明白什麼是應該做的),而是我們能否持之以琚A是否有毅力堅持。孟子有云︰「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固然,只要設定的目標是可行的,合理的;無論讀書還是做人處世,失敗的原因總是「不為」多於「不能」。
話說回來,雖說我用了學生考試的例子,但我最想說的倒不是讀書成績的高低,而是人生態度的建立。有同學對繪圖充滿興趣,於是在校時花了不少課外時間進修與練習,文憑試成績沒有太過出眾,但畢業幾年就在設計界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路。讀書不是唯一的道路,但無論走在什麼路上,不肯專心致志的,不願持之以琲滿A總難找出自己的一片天。
曾聽過一位前輩的分享,恰好在此作總結︰你可以不會讀書,但不可以不上進。■ 莊志
隔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