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若蜉蝣:將軍澳前清貪腐史


葉 輝

將軍澳的歷史可遠溯至南宋末年,據民間傳說,二帝逃難至九龍,隨行的一名將軍曾隱居於此;另有傳說,明末一名將軍戰敗而死於此地,安葬之地遂稱為將軍澳;及至清代,將軍澳時有走私船隻出沒,故清廷派遣將軍於此地鎮守;據聞漁民曾立碑紀念明末將軍,然而,此一石碑早已不知所終了。

話說明萬曆年間(1573年至1620年),郭裴所編撰的《粵大記》,就已標示了將軍澳,那就堪可證實,在明代甚或更早時期,此地已有村民聚居而成村落了;《粵大記》之「廣東沿海圖」及萬曆九年(1579年)之《蒼梧總督軍門志.全廣海圖》,均在「官富巡司」附近記載了將軍澳一地,並清楚指出,此等村落面向佛堂門,地理位置與今日將軍澳相符,更註明「將軍澳可避颶風」,由此可知,將軍澳早在明代已是往來船隻的避風港了。

港史研究者林國輝曾撰《申報所見的兩則香港史研究資料》,引述1874年2月26日,《申報》所選錄的《華字日報》有關「將軍澳罷市」一文:「距港之東有將軍澳者,一小村也。土人負販其間,漸成市廛,近來諸物雲屯,頗稱暢旺,朝廷立有營汛於此。設官守土,職有專司,邇日粵海關部派有巡船至此緝查。蓋以防商舶估帆,道經其地者,或有偷漏也。是亦重國課之一道。」

此文詳述其時漁民苦況:「前日傳聞其地商民有停止貿易之說,則以緝私人苛索漁船陋規也」,緝私差役「每艘收取銅錢二百八十枚,幾於家喻而戶曉」,「適者有新至一漁船,不知其弊,差役至索,置若罔聞」,皆因漁民窮困,「衣食無從為計,妻女飢號,塞之不暇,乃欲割肉醫瘡,以應汝求,差役怒甚」,因而笞撻漁民,「商民見之,大為不平」。

此文又說:將軍澳有凌姓設帳授徒,為受笞撻的漁民排解,「差役遷怒於凌,逐肆毒毆,凌負傷頗劇,旋差役又繫以鋃鐺,凌當時欲思控官,驗傷以憑存案,而身為差役所羈,苦不得脫」,及至囚禁四日,「商民聞之,不禁攘臂奮及」,「於是其市遂罷,凌乃得出」。

其後凌氏要控告有關官吏,「官但加以撫慰,而事卒未辦」;凌氏遂先後告上九龍司、新安令,再告上省府,由於事關地方公憤,「眾民皆當聯名具稟,職司撫馭者當必為之保護」;「近日緝私差役,往往倚勢作威,妄行漁利,譬諸良民乃魚肉也」,刀俎、吸髓、敲膏,無所不至,官府「宜為之伸枉理屈」,況且「其地距港不過咫尺間,倘消息傳開,徒足貽笑西人耳」。

從此則發生於一個半世紀前的緝私差役貪腐醜聞,大略已堪可反映出其時的社會面貌了--將軍澳漁民乃至設帳授徒的凌姓不平鳴者都曾吃盡苦頭,商人及民眾因此而罷市乃至聯名具稟,此一事件曝光了,官府唯恐貽笑西人,公義才得以伸張。

相關新聞
小創作 大野心 從文創到品牌之路 (圖)
有空5 mins 向海外邁進 (圖)
大隱陶集 One-man band (圖)
綠藤生機 打造生活品牌 (圖)
樸實工作室 爭取市場佔有率 (圖)
走東走西:中西教育孰優孰劣? (圖)
歷史與空間:小筷子上的大學問 (圖)
書若蜉蝣:將軍澳前清貪腐史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十三):唐代高僧百丈懷海 (圖)
豆棚閒話:滿清帝國最後崩潰的原因 (圖)
來鴻:信封
詩詞偶拾:賀新郎.屠呦呦
Tea Party II「夜店」品茶 混得好! (圖)
敢觀舞台:The Odyssey@The Public Theater --文化權利與社區動員 (圖)
深化創作交流 西九望打造亞洲舞蹈中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