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學苑》再播「港獨」 《除魅》特刊鼓吹兩地對立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自去年起,不斷以「學術討論」作包裝,大量發文公然鼓吹「港獨」等分裂國家的言論。在《學苑》最新出版、名為《除魅》的所謂「雨傘革命特刊」中,就再度刊登多篇煽動「港獨」的「訪問」及所謂「學術文章」,盲目論斷「香港與中國很難再成為共同體」,要港人「理清與北京的政治關係」,更明目張膽聲言未來要喚醒港人的「主體意識」,以反抗力量爭取「香港自治」 。

《學苑》最新出版的「雨傘革命特刊」,刊載了15篇所謂的「學術討論」及「訪問」,專題探討「香港人與中國人身份認同」、「香港與中國不是共同體」、「爭取香港自治」、「革命推翻」等主張,繼續借「學術自由」作「擋箭牌」,鼓吹「港獨」分裂言行。

「唐同學」:港人非中國人

一篇題為《雨傘:主體視角下的多重定性》的文章,藉訪問曾經參與「雨傘革命」及暴力衝擊校務委員會的「唐同學」,不斷渲染「香港與中國的對立」。文中,「唐同學」斬釘截鐵地稱,「我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又指自己從小就有「愛國不愛黨」的心態。隨着「港中矛盾」浮現,越來越不想被稱為中國人,更對中國人身份感到厭惡。

「唐同學」在訪問中聲稱,「香港與中國」距離很遠,很難再成為一個「共同體」,又深信將港人的「身份認同」推至「民族認同」,將「明確區分中國人與香港人」。他又稱,衝擊比遊行更有效,「雨傘運動」更應稱為「雨傘革命」,否則失去「推翻」及「革命」意思。

梁天琦:逢亂世為港而戰

另一篇題為《躬逢亂世 為香港而戰》文章,同樣藉訪問「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鼓吹所謂「香港自治」。梁天琦聲稱,「本土民主前線」是「老粗」,提倡「社會自治」及「自己社區自己拯救」,未來要喚醒港人主體意識,以足夠反抗力量爭取「香港自治」 。

「雨傘革命特刊」並刊載多篇「特邀文章」,東拉西扯,不斷鼓動港人「理清與北京的政治關係」。在《「中國因素」氣旋下的台港抵抗運動》文中,有學者不斷「唱衰」稱「一國兩制」及「港人治港」的承諾「食言」,香港作為「依賴政體」,促發了強調自保「自治」的「城邦論」,又聲言「自主」及民主的香港,應與台灣構成微妙「相互依存」關係。

除大量「港獨」言論外,特刊又刊載多篇「唱衰」香港特區政府及警方的文章。評論員練乙錚在《佔領運動與外來政權》文章中聲稱,「外來政權很中性」,但特區政府的「壓迫本質凌駕港英政權,管治手腕愈來愈惡劣」,而「佔領」期間更「急促向廿世紀60年代以前英港殖民管治看齊」,而「不為大多數民眾接受成為『外來政權』,終要被推翻」。

戴耀廷:「公民抗命」博同情

「佔中三丑」之一的戴耀廷在《戴耀廷與未竟的「佔領中環」》文章中,則承認「公民抗命」的邏輯就是「博同情」,「不採取公民抗命的方式嗎?還有其他選擇嗎?暴力革命?......香港人身份認同主體意識必須強化,這是唯一可以與北京談判力量所在。」

儘管面對全城抨擊,《學苑》仍然死不悔改,堅持打着「港獨」旗幟,刊登大量「港獨」文章大肆宣揚「香港自治」。《學苑》新聞編輯李濼沂早前接受傳媒查詢時詭辯稱,「雨傘革命特刊」全面檢視「佔領」行動一周年,並無預設立場,更非鼓吹「港獨」,「但《學苑》不會因批評有顧忌,讀者可以不認同『港獨』,但不可抹殺別人討論的權利。」

相關新聞
樓價有下調跡象 二手屋苑九成捧蛋 (圖)
《學苑》再播「港獨」 《除魅》特刊鼓吹兩地對立 (圖)
建制參選人誓提升港人生活質素 (圖)
國民黨廢柱立倫 「英倫決」明年上演 (圖)
范長龍香山論壇演講 中國決不輕言動武 (圖)
多國防長稱亞太安全須與中國合作 (圖)
港要「宜居宜業」 須填海拓鄉郊 (圖)
特首:迫官員飲鉛水做法不當
無味屢破案 神探眠浩園 (圖)
李鵬飛批黃之鋒覆核參選年齡自私
習近平訪英料簽159項合作 (圖)
亞太九號衛星升空 用於廣播通訊服務
旅遊局發「黑榜」 曝光17家企業個人 (圖)
天津為津爆烈士家屬投保四千萬 (圖)
加國恐變天 對華關係有望改善 (圖)
科隆今選市長 大熱候選人遭割頸重傷 (圖)
蘋果晶片侵專利 賠基金會18億 (圖)
奧巴馬晤朴槿惠 施壓挺美南海立場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