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改革創業板系列之一:全配售成萬惡之源 創業板生「四毒瘤」


放大圖片

■近期部分創業板新股及半新股癲升暴跌,令創業板問題再成市場關注熱點。資料圖片

A股停IPO引「啤殼」狂潮 新上市十二年最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楚倩)近期部分創業板新股及半新股癲升暴跌,加上長年被批評淪為「啤殼工場」,新股上市只為「賣殼」賺一筆,非為集資及拓展業務,令創業板問題再成市場關注熱點。總括而言,創業板有「四大毒瘤」(見表),萬惡之源是「全配售」(即不設公開招股),令創業板公司股權高度集中,易被黑莊大鱷操控,因而衍生種種問題,股民損手爛腳。改革創業板的呼聲一直未停過,本報將分兩期,剖析創業板的痼疾成因及解決藥方。

面世近16年的香港創業板,模式仿照美國納斯達克(NASDAQ),由最初雄心壯志孕育新興科技公司成才,到08年被降格成「二奶板」,至近年更淪為莊家搵食的「圈錢樂園」及「啤殼工場」,見盡港股風雲變幻。市場人士總結出,創業板公司無論「啤殼」、成交疏落或股價大起大落等問題,都源於創業板股份的容易操控,而容易操控則基於股權集中,但也有意見認為,近年部分主板股份也有此現象,股民只能自求多福。

低上市門檻 瘋狂「種殼」

今年至今共有27間公司於創業板上市,成為創業板2003年(當年全年有27公司上市)之後即十二年來最多公司上市的一年。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前理事范駿華表示,創業板近期多了集資活動,主要是因為本港「殼股」有價有市,吸引部分炒家專門在創業板「尋寶」,結果又帶動更多資金進入創業板。

「殼股」有價,主因A股7月股災後中證監無限期押後新股發行,令本港「殼股」需求大增。資料顯示,目前創業板殼價愈升愈高,由3年前的約5,000萬元升至逾2億元以上,主板殼價更由約2億元升至高達5億至6億元,因此吸引一些投資者瘋狂「種殼」,而對上市公司沒有盈利要求、不用公開招股等等低上市門檻的創業板,遂成為「啤殼工場」。

「很多創業板新股都以全配售形式上市,股權過分集中,令股價出現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升幅,在外邊的散戶,誤以為創業板很容易被炒起,但其實在貨源歸邊下,少量資金已能炒起股份,當股份大幅回落時,散戶又走避不及。」范駿華認為,投資創業板的風險極大,但他相信散戶其實早已心中有數,他續稱,凡投資市盈率超過30倍的公司,與投機賭博無異,只能自己注意風險的控制。

市場人士批評,這些配售新股「圍飛」情況極為嚴重,股權只集中在數個大戶身上,由於上市時沒有向公眾招股集資,只能「炒高散貨」,靠從散戶身上「掠水」。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直斥全配售股份是「搵笨」,只是「自己人玩」,但證監會亦「捉不到」那些大戶,因接貨者往往是難於查證的「獨立第三方」。他直言,創業板上市規則已被濫用,對投資者極不公平,支持禁絕全配售上市。

助淡市集資 功能不能抹煞

但立信德豪董事兼審計部業務發展總監林鴻恩則認為,創業板容許「全配售」是有一定理由的,如正確運用,是有利公司及市場發展的。在林鴻恩看來,散戶未必會欣賞某些創新公司的前景,若果公開招股,這些公司或者會無人認購,甚至無法上市;反而一些「識貨」的專業投資者,可以接受較高的定價。而允許公司將股票配售予特定的投資者,無須公開招股,除可減低創業板公司的上市成本外,也使他們即使在較為低迷的市況下,亦能成功上市集資。

他認為,當然當局可稍為調整創業板全配售制度,硬性規定其申請人要保留部分股份作公開發售之用,程序可跟主板新股看齊,若散戶也能參與,市場流通量增加,減少股權高度集中情況,有助減低股價大幅波動情況。

相關新聞
改革創業板系列之一:全配售成萬惡之源 創業板生「四毒瘤」 (圖)
創業板「四大毒瘤」
開市即炒高 投資易招損 (圖)
今年部分創業板新股表現 (圖)
生成二奶命 十年88公司轉主板 (圖)
重視科研 創業板美中最強 (圖)
中行擬拆航空租賃上市 促進戰略升級 將提升整體估值 (圖)
資金進不停 港股料衝23500 (圖)
金管局9月以來入市情況
政府讓步 匯控留英機會大
大行透視:大市趨穩 跨境資產配置需多元化 (圖)
BIS:人幣實際與名義有效匯率齊跌
中企首奪阿聯酋電力項目
淡風續吹 新盤銷情一般 環海•東岸沽出不足一半 柏匯只售1伙 (圖)
美聯十大屋苑連續7周末成交個位數 (圖)
曾俊華指美國遲早加息
湯文亮:追數公司是「轉角市」指標
中環閣麟街 46-48 號4.8億標售
置業錦囊:小心海外物業黑心推介會
TPP催港企東南飛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