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森地產集團董事 許畯森
近年美元上漲,全球貨幣貶值,海外物業顯得便宜,加上香港物業交易成本高昂(主要是徵重稅)以致欠缺成交、回報率低,大大增加了港人到海外投資意欲。按世邦魏理仕(CBRE)研究報告,2014年本港就有491億港元跨境投資,按年增長31.25%。
往外投資是大勢,若想一闖海外地產市場,怎樣才可避過當中的「黑心推介」呢?可能大家也留意到坊間有不少所謂「地產投資顧問」、「物業投資專家」在推介會及媒體上一直把相關資訊舞高弄低,鼓其如簧之舌向投資者推介一些不值得投資的地方,誘導大家投資,透過佣金或介紹費等等取得暴利,當中以賺取差價最令投資者大受損失。
透過「摸貨」賺取差價
但地產顧問是怎樣賺取差價的?他們很多時會在推介會上大力推介一些一手樓盤,然後透過「摸貨(以確認人身份轉讓的二手私人住宅或樓花)」賺錢,常見的手法有兩種:一是當投資者表示對推介會上的新樓盤有興趣時,地產顧問會告訴你那樓盤已經賣光,然後游說你投資鄰近的二手市場,那些二手推介,顯然是他們手上的摸貨。
第二種手法更高明,地產顧問早已向發展商認購一批物業並簽妥認購協議,然後把這批摸貨推介給投資者取利。例如他們從發展商手上購了100元的樓花,然後在推介會上以120元推介給你,當你打算向發展商以120元購入樓花,基於認購協議條款,發展商會取消和地產顧問的買賣協議,並補回差額給他們,這樣一來一回,他們就賺了20元。
大多見於東南亞一手盤
以上的黑心推介會,大多數見於一些東南亞一手樓盤,如果樓盤是由中小型開發商開發,更要格外留神。這些實況,都是自我兩年前一直往外跑,近如台灣、日本、馬來西亞、泰國,遠至澳紐、美加、英國、葡萄牙,甚至歐洲匈牙利等等,馬不停蹄所累得的體驗。由今天起每逢星期一,我會藉這專欄,以投資者第一身角度與大家分享投資各地物業的心得,例如相關稅項、貸款手續、買賣程序、當地房地產的「風土人情」等等,還請讀者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