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國棟到當地進行招募工作。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人口老化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65歲或以上長者將於未來20年至30年間大幅上升,料香港到2033年,平均每4名港人便有一名長者。長者人數暴增,照顧者的需求亦相應增加,不少港人會聘請外傭協助照顧家中長者,有機構窺準商機,首度引入來自印度及斯里蘭卡的護士來港照顧居家長者,未來亦打算從緬甸、越南等地尋找人才。但有關注團體卻認為,特區政府若要開放更多國家引入外傭,必須深思熟慮社會是否能夠承受大量外傭湧港,建議培訓更多本地人才去照顧長者方屬上策。
截至2015年6月底,本港外傭人數逾33.6萬,主要是來自菲律賓及印尼,佔整體外傭人數比例分別為53%及45%。餘下的來自泰國、印度、斯里蘭卡及孟加拉等地,大部分外傭為婦女,協助香港家庭處理家務工作。她們來港服務不但有助釋放本地婦女的勞動力,更間接協助減輕因人口老化而衍生的問題。
照顧長者長期概伝搎棱w者
有機構窺準商機,首度引入來自印度及斯里蘭卡的護士來港照顧居家長者。活力國際專業護理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經理趙國棟早前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未來以倍數增長,單靠現時的外傭人數,未來數年將難以應付龐大的市場需求,故從上述兩個地方引入當地護士來港當照顧者,照顧患有腦退化症、抑鬱症、中風等長期臥床及殘障患者。
趙國棟指出,印尼及菲律賓的護士不足,而印度Kerala省份則專門出產護士,每個家族至少有一至兩名成員是從事護士行業,「該省份文盲率低,加上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應與香港相近。」但他表示,在印度及斯里蘭卡等地註冊的護士,來港後不可以當護士,角色只像家庭傭工一般;她們的來港簽證亦與外傭無異,並與長者同住。
團體倡培訓本地人
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署理主席容馬珊兒則對所謂的「護士」資歷存疑,恐未必每個聲稱在本國為註冊護士的外傭都具真正護士資格。她續說,自己早前亦有聘請聲稱是護士的菲律賓女傭,但後來卻發現該名女傭其實沒有相關知識。容馬珊兒認為,照顧患有長期病患的長者需要細心及小心,加上長者本身喜歡使用同一語言的人照顧,「同聲同氣」,擔心外地護士未必能透徹了解香港長者的需要。
她表示,特區政府若要開放更多國家引入外傭,必須深思熟慮社會是否能夠承受大量外傭湧港,建議政府應培訓更多本地人才去照顧長者方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