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近年馬拉松比賽深受港人歡迎,但有潛在心臟疾病參加者,或在長跑期間發生嚴重心血管併發症,甚至死亡。有市民進行馬拉松訓練時嘔吐昏迷,及後確診為冠心病發作,治療期間更再度昏迷,幾經波折後才能穩定病情,但已不能再參加馬拉松,建議參賽者應先進行驗身。港大醫學院首次免費為18歲以上且首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人士進行隱性心臟病篩查,包括體檢、心電圖、血液和尿液等測試,有問題者會被轉介治療,冀減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及死亡率。
教授指缺經驗易生併發症
律敦治醫院一項研究顯示,2002年至2012年期間,香港大型馬拉松賽事中有9名參賽者,因參加馬拉松而觸發心血管疾,5人出現心肌梗塞,4人心臟驟停,當中2人失救死亡。今年的馬拉松賽事共錄得1,152人身體不適,40人留醫,1人在10公里賽事中死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謝鴻發昨日指出,在馬拉松比賽期間出現併發症,可能是參加者沒有長跑比賽的經驗與適當練習,及對個人身體狀況不了解所致。有國際研究顯示,缺乏經驗的參加者較有經驗者,在賽事中出現心血管併發症的機會多出一半。
謝鴻發表示,國際研究指於賽前為參賽者進行心臟病篩查,有助抽出隱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減低病發風險,故港大醫學院首次推行免費篩查,減低病發風險及引起市民對進行劇烈運動的關注。但謝鴻發承認,篩查只能有3%至4%的機率找出真正有問題的人,但該群參加者患有隱性心臟病的機會相對高,故在有限的資源下,先為該目標群進行篩查。
病發跑手提醒賽前驗身
49歲的文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一直需要服藥控制病情。他在今年6月進行馬拉松訓練時嘔吐昏迷,送院後確診為冠心病病發,需接受俗稱「通波仔」的血管造形手術。手術後文先生一度昏迷,及後更要安裝心臟起搏器,雖然他現時可以跑步游水,但已不能再參加馬拉松比賽,提醒參賽者應先進行驗身,並做足賽事準備。
賽前隱性心臟病篩查費用全免,為所有18歲或以上,首次參加馬拉松比賽(包括10公里、半馬及全馬賽事)的人士而設,有興趣參與者可以登入 http://sc-marathon.ga/ 。參加者先要填寫個人資料、症狀、個人與家族病史等資料,學院其後會聯絡參加者進行體重、身高、血壓的測量,並進行驗血、驗尿以及心電圖檢驗。高危人士將需要接受一個運動負荷試驗;嚴重者會安排診斷治療,或安排轉介至其他醫療部門。如所有結果都呈陰性,參加者可繼續進行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