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星」幹事到青年會副常秘 李雪萍盼續傳承認識國情
未來之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參加未來之星活動對年輕學子而言,也許會有不同方面的影響,近日入選「十大傑星」候選人之一的李雪萍,數年前通過未來之星同學會加入香港青年會,開啓了認識國情的第一扇門,也播下投身青少年社會服務的種子。今天的她已是香港青年會常務副秘書長,帶領過逾千名學生到訪內地。她認為港生只有親身了解祖國的最新發展狀況,細心體會,自會明白內地及香港本來就是「一家人」,又期望以自身微小的力量,繼續組織更多青年人北上認識國情,做到薪火相傳。
未來星蹤
跟未來之星緣分甚深的李雪萍,在2007年參加過國情班後,翌年隨即加入幹事會。回憶起8年前首次上京的經歷,她笑言最難忘當時體驗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包括首次代表整團學生在軍事營發表感言、到清華大學上課、到天安門觀看升旗禮等,「在軍事營發言時,心情既興奮又激動,與軍人在午餐期間的交流,發現他們沒有想像中的嚴厲古板,反而很樂意分享他們訓練的點滴,都是很難得的體驗。」
是次參訪經歷,令當初對祖國認識模糊的李雪萍打開了認識國情的第一扇門,同時成為她日後積極帶領更多學生踏足內地的一大動力。她在2008年「上莊」加入未來之星幹事會,擔任活動統籌幹事,帶團到訪南京。在統籌未來之星活動時,她認識到香港青年會,遂於2009年「落莊」後,參與該會的義工活動,協助統籌兩岸四地的大型青年交流團。她說︰「未來之星就好像母親一樣,孕育了我們一班幹事,幫助我們踏足社會,繼續服務香港和內地。」
膺「傑出社區服務人士」
李雪萍近年積極義務策劃學生交流團,2010年珠海學院工商管理系畢業後,現職活動統籌公司助理總裁,亦於香港青年會擔任常務副秘書長,協助籌備各項交流活動,「推動這些活動對於我也有很大啟發,希望有更多學生可以認識國情。」今年她獲「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計劃」頒發「傑出社區服務人士」嘉許狀,表揚她積極推動青少年社區服務。
經常與學生接觸,她了解到不少大中學生對國家存在誤解或偏見。她分享指,與學生交流時發現部分人受親友影響或傳媒渲染,總是一面倒批評內地的不是,「每個團總有兩三個這樣的學生,他們不會因為參加了交流團就立即對內地改觀,但至少在初步認識後,不會再那麼偏激,願意深入了解內地的實際情況,這樣已經很足夠了。」她又指大部分學生到當地走一走,與外交部官員、軍人或當地學生交流過,有機會更全面了解內地的發展,誤會也就可以逐漸釐清,並會明白無論內地及香港都是「一家人」。
大學生能獨立思考判斷
內地交流團很受學界歡迎,但亦有陰謀論者質疑這是「洗腦團」,對此,李雪萍認為,大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誰可以在短短數天內『洗他們腦』呢?他們都長大了,識諗識判斷,你講大話只會令他們反感。」
過往有不少同學在活動完結後,紛紛請她推薦其他類似的交流團,希望認識更多,亦有學生翌年回來義務擔任工作人員,協助籌辦活動及帶領學弟學妹到訪內地,延續未來之星薪火相傳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