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各國經濟正在復甦,不過復甦的步伐比以前慢,當中牽涉了一些風險,尤其是期貨商品價格偏低。這標誌着現階段的經濟水平,引發這因素的來源就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當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可以預期到的,但這樣造成了一些後果,也可能產生比預期更多的負面狀況。美國方面亦意識到若然在這期間加息,會為市場帶來不可預計的風險。另一方面需要關注的,就是貨幣政策調整可能會帶來的金融市場動盪,加息會造成資本移動,繼而引起貨幣價格的波動。
生產力不足 失業人數升
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曾經建議美聯儲局將加息時間推遲到2016年,然而聯儲局決定暫時按兵不動,表面的原因是美國通脹水平仍不夠高,以及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近期出現的金融市場波動,估計今年內加息的機會亦跌至個位數的百分比。現時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和剛剛踏入21世紀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全球貿易增長曾經出現兩位數,現在增長速度卻大大降低了。另外現時全球有超過200萬人正在尋找工作,比金融危機前多了大約30萬人,從失業率數字也能看出經濟增長在放緩,幾乎所有的經濟體,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生產力均出現不足。
添基建投資 穩經濟增速
中國方面,監管部門今年頭3季批准了218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總金額1.81萬億元人民幣。市場認為北京希望通過基礎設施投資為增速減緩的經濟提供支撐,上馬最多的是交通和基礎設施項目,共84個項目,涉及金額共9,906億元人民幣。另外還有約4,000億元的水利灌溉項目和2,366億元的能源項目。中國政府近幾個月加大了刺激經濟的力度,形式各異,包括設基建投資項目審批快速通道,降低部分初次買房者的首期付款最低限,以及推進金融改革等。由國務院和發改委牽頭設立,政策性開發銀行參與的債券基金已經完成了第一輪項目投資,目前在進行第二輪,中國政府希望通過發行債券融資1,600億美元,用於今後幾年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