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財證券 首席分析師 金琦
A股經歷四個月下跌之後迎來了一個不錯的反彈,從10月8日以來,上證指數從3,052點漲至3,425點,錄得收益13%。本輪反彈的基本邏輯是:首先,宏觀經濟增速仍處於進一步放緩階段,實體經濟對資金吸納仍然較弱,導致了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的剪刀差仍然存在,圍繞在股票市場的場外資金仍然十分充裕;大放水背景下的「資產配置荒」繼續有效,餘額寶等年化收益率已跌破3%,資金無法尋找更高收益最後重新投入股市。其次,「十三五」規劃即將出爐、PMI數據轉好、國企改革實質性推進等多因素使得目前市場環境仍然讓不少投資者願意進場;市場在9月3日閱兵之後證金效應逐漸減弱,尤其匯率波動已經趨於穩定,配資清理也基本結束。
超預期寬鬆利好氛圍
消息面上,習主席訪英期間,再度強調中國正致力於發展資本市場。習主席明確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着陸。此前,其訪問美國時也指出,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的改革方向,不會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改變。李克強總理會見美國前財長鮑爾森時也談到繼續建設一個穩定健康的資本市場。另外,周五央行宣佈雙降也是超預期的流動性寬鬆信號,之後,A股短期走勢可以更樂觀些。
行情波動性料加大
不過,我們認為行情的節奏不會是連續逼空,而是震盪向上,因此,滬指處於3,450點一帶強壓力位區域,大盤可能出現一定的調整。行情最肥美的第一階段或已結束,開始步入「較多硬骨頭」的第二階段。行情時間還將延續,但賺錢難度加大,行情的波動性加大,機會的選擇難度增加,需要做好風險控制,在相對明確的時間和空間下踩準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