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涯歷程:同行者啟發SEN生計劃人生


上星期提到「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學校)的同工與一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學畢業生見面,參與焦點小組訪問,不少特教生都對未來前途及工作抱有不樂觀的態度,這期看看他們如何克服升學就業路上的困難。

問:你中學階段,什麼人曾於升學就業出路上支援你?

同學D︰我覺得學校老師的鼓勵很重要。我在中學階段時有一位中文老師,他知道我有說話的障礙,但他對我說︰「我不會管你是不是有障礙,你還是要跟着辦」,接着他就逼我到台上作分享,現在我跟別人溝通時也不會害羞。

同學E:我其實也得到老師和學校社工幫助。首先是老師,在學校裡有負責升學及就業的老師,他們會準備很多講座;社工則會給我建議,跟他商量不同的課程......自己努力也很重要,我在高中時不斷參加升學講座,索取課程的資訊,令自己有更加清晰的方向。

互諒互助最重要

無論是否有特殊學習需要,在年輕人成長的階段中,同行者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就以上與會者的回應, 同行者可以是父母、同學、老師、社工、同事、上司,甚至也有其他提及補習老師,師友計劃的導師等。他們表示有不少負面經歷,身邊的人對其天生能力的不足,表示厭煩、嫌棄、不理解等,令年輕人在學習及工作上感覺氣餒、無助和孤單。我們是否應該檢視及加大力度在學校、在社會上推動融和、接納、支持及關懷身邊有不同學習需要的人呢?在學校、大專裡多教育和推動同儕間互諒互助的態度,是對特教生最大的幫助之一。

參與訪問的幾位年輕人表現出積極丶正面的人生觀,不但接納自己「與別不同」,還因應自己的興趣和抱負,搜集不同的升學就業資訊、嘗試參與不同的活動來擴闊視野,為自己規劃人生。這裡也不由得聯想到,他們一直以來的同行者不就是能啟發他們去了解自己、積極探索及計劃人生的人嗎?

■邱信儀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副研究顧問(學校)

相關新聞
芭蕾少女堅持追夢 獲獎學金跳出香港 (圖)
中大夥兩岸31大學 評鑑中文學術期刊 (圖)
尋夢萬花筒:美容師:幫人變靚 己手「受傷」 (圖)
職說未來:教育需實踐 實習長見識
生涯歷程:同行者啟發SEN生計劃人生
認清需求 不做卡奴 (圖)
模擬試題 (圖)
尖子必殺技:按自身能力 定財政計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