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香港同屬東西交匯之地,發展的脈絡相近,而且新加坡政府對文化發展甚為重視,投入不少資源推動藝術發展。但在新加坡實踐劇場藝術總監郭踐紅眼中,卻始終覺得「政府哪裡有利可圖,就往哪裡跑。」她表示,政府推動文化只是為了打造品牌,以藝術作為外交手段,吸引旅客、吸引投資人、吸引外來人才、吸引新加坡人才留下來。而政府在策劃交流活動時,也只是為了業績、成果,並沒有考慮到藝術家的想法。「藝術創作不能只想成果,而是過程,這才是藝術交流最重要的部分。」
對她來說,新加坡畢竟是個小地方,東西都很單一,「所以我們更加追求刺激,而且我們都是移民,願意接受新東西,會想嘗試新東西,因為大家都很開放,但有個條件是吸收新東西之餘不能失去自我。」
實踐劇場雖然成立五十年了,但近幾年才為人熟知,此前因為收支不平衡,主要以國內市場為發展重心,「近幾年經濟比較平衡,穩定了便想往外走,而且我們要內外兼顧,我們不只是想市場,我們也想要傳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