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郭踐紅:吸收新意之餘不能失去自我


新加坡與香港同屬東西交匯之地,發展的脈絡相近,而且新加坡政府對文化發展甚為重視,投入不少資源推動藝術發展。但在新加坡實踐劇場藝術總監郭踐紅眼中,卻始終覺得「政府哪裡有利可圖,就往哪裡跑。」她表示,政府推動文化只是為了打造品牌,以藝術作為外交手段,吸引旅客、吸引投資人、吸引外來人才、吸引新加坡人才留下來。而政府在策劃交流活動時,也只是為了業績、成果,並沒有考慮到藝術家的想法。「藝術創作不能只想成果,而是過程,這才是藝術交流最重要的部分。」

對她來說,新加坡畢竟是個小地方,東西都很單一,「所以我們更加追求刺激,而且我們都是移民,願意接受新東西,會想嘗試新東西,因為大家都很開放,但有個條件是吸收新東西之餘不能失去自我。」

實踐劇場雖然成立五十年了,但近幾年才為人熟知,此前因為收支不平衡,主要以國內市場為發展重心,「近幾年經濟比較平衡,穩定了便想往外走,而且我們要內外兼顧,我們不只是想市場,我們也想要傳承、教育。」。

相關新聞
烏鎮上演《孤兒2.0》 黃俊達用肢體訴說歷史 (圖)
敢觀舞台:《石頭與金子》: 讓沉默的眾生發聲 (圖)
歷史與空間:古鎮廟會
書若蜉蝣:樓梯街歌謠
文藝天地.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十六)
亦有可聞:明史之趣
試筆:不打算寄出的信
豆棚閒話:翻譯的問題
民間推動文化交流 (圖)
喻榮軍:交流需與城市定位相輔相成 (圖)
郭踐紅:吸收新意之餘不能失去自我
走東走西:冰箱的歷史 (圖)
洪煒書畫展開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