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臻
TVB順應時勢重視觀眾意見,讓年輕人發聲、搞創新、接受挑戰,畀錢一班據稱是網絡紅人,其實也是「百彈齋主」,親自製作節目短片,看看他們又有幾多好創意咁巴閉。這個名為《網絡挑機》的節目近期陸續播出短片,筆者沒有咁神心全部睇晒,偶然看了幾個,包括講飲食節目的那集,同肥媽交手,雙方還擦出點火花;另一個是講樓市價太貴,叫人睡棺材,同施永青交手,施生EQ好沒爆出火藥味;一早預了呢班人的製作一定以出位言論或構思作賣點,所以沒覺得意外,反而是希望也應睇到既有創意又可行的東西,可惜不多。
那就只能按照睇過的節目發言,首先從中完全反映了網民的心態和特性:「任何時候以我為中心,我講的是真理,想做的就做,法律責任、影響後果不是我要考慮的,多少人認同不是考慮之列,製作成本、節目廣告回收也不是考慮之列,但又要求有高薪。」結果相信由他們經營一間電視台的話,肯定很快倒閉。他們認為,節目要接地氣就樣樣要真實。沒錯,節目要真,但不代表TVB之前製作的飲食節目是假,但是否適合普羅大眾食則可以商榷,那就是電視台應製作適合不同階層的飲食節目。如果是揭穿別人講大話就應該做,別人沒有欺騙你,你卻四處挑剔人的食物,挖人瘡疤,更隨時惹官司,有必要嗎?市場那麼大,良莠不齊是必然的,電視台不是消委會,如果你是老闆覺得製作成本及時段是否應花在此?
而且睇電視的人多是喜歡睇靚東西,愛織夢;不一定要你時刻提醒他們,告訴他殘酷的現實。至於叫沒有能力買樓的人睡棺材是黑色幽默,其實畫面令人不安,偶爾看看也就算了,長期下去又該播什麼節目呢?電視台每日要推出不同的新內容、新劇集,如何擔保樣樣精品呢?最可笑是點解有人可以公開承認沒看TVB節目很久,但又狂踩TVB播出的節目。
本人不是要評《網絡挑機》節目好壞,事實上讓他們來製作是好事,看看他們的創作力有多少,也讓他們知道搞製作,經營一間電視台不容易,下次彈人時也不會那麼刻薄及沒有建設性了。TVB又可以從中得到啟發,了解新一代人的想法和價值觀,日後製作合理性的節目畀大家睇。
如果你嫌本地製作不夠水準,或者睇其外購節目,不少也不差。明珠台早前播放的《中國老師決戰英格蘭》是以真人秀的形式,邀請五位中國老師到英國罕布夏郡(Hampshire)一所高中任教,為期四周,將着重長時間單向講授,紀律嚴厲的中國教育方式套用在英國學生身上,英國學生變成搞對抗,不聽課、交談、玩手機、睡覺的應有盡有,情況比香港的Band 3學校還糟糕,令五位中國老師沮喪。經過校長、家長介入處理,中國老師總算「搞掂」班自我意識極強的英國學生,到了最後,在評核教學成效的期末考試中,接受中國式教學的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的成績,比接受西方教育的學生成績優秀約百分之十。香港人普遍認為英、美的教育制度比中國式教育優勝,願意花費大量金錢送子女到海外負笈,節目對港人來說發人深省。
在明珠台偶然睇到公開大學的課程,有不少社會名人講課,與學員在講座談見解,分享經驗都很有得着。有次剛好睇到人稱「紅白藍之父 」的又一山人(黃炳培)講香港的美術設計,從事創作及廣告行業超過三十年的他,現時決定將餘生貢獻於藝術教育事業。由他這樣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著名設計師之口講出香港面臨的困境,他說:「目前香港能在亞洲或國際市場具競爭力的設計師不過五個,十年前香港人的優勢是國際視野比內地人好,今日已經不是了,甚至不及內地的海歸派;中國內地的設計師已經追上來了,香港人應眼光放遠,重拾堅毅不屈、靈活變通的拚搏精神,自強不息!」這番話很發人深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