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聯觀點:美加息後的危機


美國加息,是經濟開始擺脫對廉價資金的依賴,但是考慮到好壞參半的經濟數據,在聯儲局宣佈加息前,OFR(Office of Financial Research)公佈了其針對美國金融健康狀況的首份金融穩定性報告(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但這份報告基本上被忽視了,這令人有點遺憾。美國財政部下屬的OFR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為評估金融風險而設立的機構。該機構的報告揭示出,數年超低的利率已經嚴重扭曲了金融體系,要糾正這些扭曲,才能不致引發另一場危機。市場對加息的反應可能看上去令人意外地平靜,但是整個金融系統面臨的真正考驗才剛剛開始。

一旦違約或引發市場波動

在金融領域,投資者留意超寬鬆政策製造的信貸泡沫如今可能破裂,因為這些泡沫沒有出現在上一個十年泡沫集中的領域,即抵押貸款和銀行業,因此它們吸引的注意力較少。但是自2008年以來新興市場的債務已經顯著增加。此外OFR還指出:美國非金融業務部門的信貸風險有所增加並在持續上升,以至於更高的基準利率可能會帶來再融資方面的風險,並有可能促發更大範圍的違約循環。幸運的是銀行業似乎準備得不錯,可以承受損失,但是違約的爆發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特別是鑒於後危機時代的監管規定,意味着銀行業做非業務部門的意願下降,使得對相關工具進行交易更加困難。

長息趨升恐增債券損失

另外是投資者投資組合的狀態,近年來資產管理公司一直試圖通過購買信用風險更高的長期資產來追求收益率,這使債券投資組合的期限上升至歷史高點,只要美國長期利率上調100個基點,就會對美國債券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帶來2,140億美元的損失,這樣會引致銀行的投資組合期限變長。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貨幣市場這個不透明的世界在改變。金融危機前很多資產管理公司、企業和銀行業都把閒置資金放在貨幣市場工具上。然而近來這部分資金已經流入銀行和聯儲局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使得聯儲局更難以利用常規政策工具來控制資金價格,數千億美元可能會很快從銀行流入貨幣市場基金,其後果可能會造成不穩定。■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相關新聞
2015香港十大經濟新聞 (圖)
大疆深設首家無人機旗艦店 (圖)
桂引導基金吸7內銀投千億 (圖)
首屆深商大會今舉行
措施奏效 川白酒產業回穩 (圖)
港股三年升市恐斷纜 (圖)
「一月效應」未必靈 (圖)
瑞年今復牌 主席預告增持 (圖)
瑞年對指控回應節錄 (圖)
郭廣昌風波後首次公開亮相 (圖)
國藥與母企籌劃資產重組
萬科:正推進重大資產重組
中鐵建簽馬里項目涉95億
中材通過兩融資租賃合同共涉5.7億
香港創客系列:Google回流工程師顛覆未來 (圖)
登Kickstarter集資第五高 (圖)
科網爆破 市場走向成熟 (圖)
創業啟示:創業應放眼世界 北上發展有商機 (圖)
2016年理財新方向系列 聚焦內地政策 股市尋生機 (圖)
部分大行明年首選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