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於供給側改革,是中央經濟政策思路的重大改變。
過去中央經濟政策的重心是力求提高需求,供應面急速膨脹但產生極大後遺症,包括工業產能過剩以至金融濫貸推升地方債等,成為經濟計時炸彈。
要化解由供應過剩引發的後遺症,中央因此力推供給側改革。不過,加快淘汰過剩產能、企業關停併轉,恐令經濟下行雪上加霜,出現經濟風險。大量裁員,造成社會不穩定。產能過剩的企業削債重組合併,會產生大量呆壞賬,推升金融風險。
恐難復見高增長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寬鬆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擴大有效供給,推動總需求,以托底經濟增長。2016年貨幣政策將繼續寬鬆,同時財政政策顯著發力。
不過,中央應不會再如過去般猛鬆貨幣力催需求,造成供給側改革功虧一簣,而是更多地運用組合拳。要提升效益、促經濟轉型升級,難免承受必要之痛,故預料今年以至未來幾年,內地經濟恐難復見高增長。
2015年儘管發生了股災,但經濟結構調整仍需金融支援,去槓桿更需與資本市場相合。資本市場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表面上,寬鬆流動性將支撐股市,但在股災後,監管層意在創建一個健康、平穩發展的市場,因此預計寬鬆財政和貨幣政策不會對今年股市走勢構成較大的影響。當股市低迷時,監管層會給股市更多政策呵護;當股市出現泡沫時,會推出政策給股市降溫。當然,減息預期令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資金流出的壓力明顯加大,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股市泡沫出現的機會。■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