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研究人員提前於列車上佈置傳感器,以作實驗。 受訪者供圖
理大小鋁片貼「轉向架」測試 細微異樣幾秒有警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中國高速列車網絡正在迅猛發展,但是在高強度疲勞載荷下,列車結構安全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研究團隊,就研發了一種結構健康監測技術,在列車的轉向架上貼上輕巧細小的傳感器,再利用超聲導波(Guided waves),精準檢測有關部件的細微異樣。有關技術已成功用於京滬高鐵上,一塊小小的鋁片,系統亦能於幾秒內將它找出,並以圖像告知車組人員出現問題的位置,讓列車即使在運行中,亦可以隨時監測其安全性。
截至去年9月底,內地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新線營運里程已經達到20,380公里,佔了全球50%以上。發展得愈好,載客量就愈大,如何確保安全,是鐵路發展隨之而來的主要問題之一。
帶領有關研究的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蘇眾慶就指出,世界各地有關高鐵的大意外,很多時候都是沿於一道小裂痕。有見傳統技術存在不少限制,既要等列車停駛後才可送廠檢驗,有時更須拆下個別部件,十分費時,而意外的形成可能只是很短的時間,故他們就決定要研發一種實時的檢測技術,既要測出有無損傷,亦要測出損傷的位置、尺寸、形狀和損傷程度,最好還可以預測列車在有損傷下的剩餘服役時間。
不造成負擔 不影響列車
要一次過滿足上述多種願望,研究團隊就運用了超聲導波進行檢測,並在列車最易出事的部件「轉向架」去試驗。團隊在轉向架上貼上128個「獨立標準傳感單元」發射和接收導波。看上去數量好像很多,但其長度每塊亦不過三四毫米,而且十分薄,不會為列車造成負擔,亦不會影響列車的設計。蘇眾慶解釋,有關導波有很高的靈敏度,所以對微小的損傷也很靈敏,「它還可以穿透表面塗層或絕緣結構,而且能消耗較少的能量而發揮較大的效能。
不過,由於檢測的過程中會產生複雜的信號,故如何分析訊號就成為了系統運作的一大關鍵。研究團隊遂研發分析系統,再透過「可視化算法」去呈現問題,若某個位置被標示為紅色,即代表有問題的機會率很高。
靈敏或誤鳴 靠經驗判斷
經過反覆的測試,研究團隊對有關技術的靈敏及準確度均很有信心,蘇眾慶表示︰「我們試過在部件上貼上一塊2厘米乘5厘米的小鋁塊,系統只用了幾秒就準確找到了。」不過,如此靈敏的檢測,會否出現「False alarm(假警報)」?蘇眾慶則表示,這方面就有賴車組人員作經驗判斷,「一般警報,如60%以下的,大多都是噪音干擾,可以不理,但如果去到90%的,它可能是有裂痕,也可能只是依附了一塊不知名東西,這方面就要由他們憑經驗去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