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聽到一些成年人對青少年的有趣的形容,一方面就批評他們「搞事」;但另一方面則埋怨他們「無所事事」。這種社會的論述可能基於大家也認為香港經濟多元化,資訊發達及就業發展機會繁多,所以只需要青少年願意花點心力便可以有所作為。
迷惑中見出路
不妨聽一聽OG(19歲)這位女孩的故事,讓大家對當下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有多一面的認識。OG曾在校受到欺凌,但她沒有放棄學習,還放下傷痛,轉讀中專課程,希望重新振作,為自己的未來打拚,無奈地又因患病而被迫休學,頓時感到對未來充滿迷茫。那麼,OG是真的找不到資訊嗎?她真的沒有為自己的未來着急嗎?在OG進退失據徬徨之際,她接觸到社區星探計劃中的社工。透過社工所安排的活動及服務,她對自己的需要及個性明白更多;藉着多元化「職趣」的體驗及接觸,她慢慢也找到對未來生涯出路的一片曙光。
給青少年三錦囊
OG的生涯故事現時只是重新開始編寫,雖然前路仍然有很多未知之數,但至少她的將來未有變成「句號」。在OG的改變過程中,我們必須協助一眾青少年提升抗逆力,現給予他們可以成功地探索未來的三個生涯錦囊。
1. 擁有「信念」︰OG現時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而且因好友的離世而更珍惜生命,並希望未來成為社工去鼓勵有需要的人;
2. 培養「能力」︰她曾經參與過歌唱、手工藝等以興趣為本的活動,過程中她所學會的不只是活動項目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學懂與人相處、解決困難及規劃生涯的能力;
3. 發展「聯繫」︰她接觸生涯規劃服務時,不止認識到社工,更有機會認識到一班有共同經歷的年輕人,以及來自不同界別的支持者(師友),這份「聯繫」的感覺除了使她感到「同行有伴」之餘,更重要的是得到別人關懷與支持,勇敢面對未來。
青少年成長路、生涯路上可有多少是康莊大道?所以,就算他們的夢想有多大、有多不着邊際也好,只要他們能夠勇於為自己將來付出努力,即使怎樣「搞」也可以「夢想成真」。
「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香港小童群益會生涯規劃服務隊﹙九龍東﹚隊長 黃貴有 高級計劃主任 施伊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