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聖輝大和尚。 記者姚進 攝
持續數年籌募善款 改善患者生活條件
麻風病曾是讓人談之色變的惡性疾病,曾被視為絕症,據記載,該病在中國已存在超過2,000年。數十年來,麻風病已淡出人們的視線之外,甚至有人以為它已經滅絕。其實,麻風病的魅影依舊在我們身邊遊蕩,侵害着人們的身心健康。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聖輝大和尚自2001年起接觸到麻風病人這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即以佛家慈悲心懷,為他們捐款捐物,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以菩薩心腸,給予他們愛與溫暖,短短數年間,為麻風病防治募捐善款2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今年1月,聖輝大和尚獲得中國麻風病防治領域的最高獎項「馬海德獎」,以表彰他多年來身體力行,關愛麻風病人作出的突出貢獻。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姚進 湖南報道
記者見到聖輝法師時,他作為湖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正在出席省第十二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他身穿青灰色的麻布衲衣,掛佛珠,戴着一副老花眼鏡,渾身流露着高僧大德的智慧與雍容。
憐憫病患 盼予生存勇氣
2001年,時任全國政協常委、廈門南普陀寺方丈的聖輝法師,有一次來到當地一家麻風病院慰問,首次接觸到麻風病人。麻風病人受病痛折磨,身體殘疾,生活艱苦,尤其是不被社會所接納,這種情形讓聖輝法師心生憐憫,發大願心,要為麻風病人做更多的事情,讓這個特殊群體感受到佛家的慈悲以及社會對他們的關愛,給他們生活下去的勇氣與力量。
「佛教的精神就是慈悲濟世,利樂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從2001年在廈門接觸麻風病人開始,我就深感麻風病人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不能因為他們身體的疾病就受到不公平待遇。」談到與麻風病人結緣的原由,聖輝法師曾如此表示。
助麻風村 修公路通水電
聖輝法師第一次走進湖南的麻風村是2009年。那年6月9日,他來到了郴州汝城的麻風村。湖南各地的麻風村多半與世隔絕,選址都在偏僻的高寒山區,人煙稀少。汝城縣麻風村坐落在該縣大坪鎮海拔1,200多米的烏泥洞,又稱「無人洞」,四面環山,與外界自然隔離,有40多位麻風病人居住在這裡,他們中的大多數在這裡已經生活了數十年,與世隔絕,外界很少人知道他們的存在。
在那裡,聖輝法師看見麻風病人生活極其艱苦,居住、生火、做飯都在同一間屋子裡,非常凌亂邋遢。那時候村裡還沒有通電,夏天沒有電扇,冬天沒有辦法取暖,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加上受麻風病折磨,他們中大部分人都缺手、缺腳或者雙目失明,身有殘疾,而唯一與外界連通的公路損毀非常嚴重,外面的救濟物資很難運進來。
見到這種情景,聖輝法師對他們溫言勸慰,並當場就捐出3萬元,讓大家改善必要的生活條件,並承諾會再來看望大家。
在之後數年間,聖輝法師多次回到這裡,並盡力幫助他們一步步改善生活條件:他籌資7萬元用於修復水毀公路,解決生活用品和藥品運輸困難的問題;他又籌集善款為村裡接上了自來水,通了電;2013年,他聽到汝城麻風村遭受暴雨雷擊,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的消息後,又再次前來捐贈了5萬元進行設施修復,並且給每位麻風病人一份大禮包。
多年捐款 累計二百餘萬
聖輝法師的助手、長沙九溪古寺住持通振法師向記者介紹,從2009年起,聖輝法師的足跡遍及湖南十幾個麻風村,有的麻風村他還多次到訪。他多方籌集資金改善麻風病人的生活條件,累計捐款達到200餘萬元。
2015年,他欣然接受中國麻風防治協會邀請,出任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名譽會長,他還一次性為中國麻協「麻風獎勵基金」募集善款57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