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385,上調67個基點。圖為內地某銀行職員在點算鈔票。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昨日表示,根據測算,國際清算銀行(BIS)發佈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至少被高估10%左右,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基本穩定,加大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力度,是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主基調。
貶值對刺激出口有限
據新華社報道,陳雨露是在昨日舉行的「2016中美央行高端對話」上發表上述觀點的。針對人民幣匯率走勢,他表示,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從全球價值鏈分工角度看,人民幣貶值政策難有刺激出口的效果。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間商』。表面上看,人民幣貶值可以增加製成品出口,但同時也提高了中間品的進口價格,中間品生產商的利潤並未增加。因此,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的作用有限。」陳雨露說。
去年以來曾數次大幅走低的人民幣匯率,隨着今年2月初美元指數大跌及美聯儲主席表態弱化加息預期,近期進入了明顯回調維穩態勢。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385,上調67個基點。
陳雨露表示,當前中國貿易收支狀況較好,通貨膨脹率處於較低水平,有利於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從國際競爭力看,雖然2015年中國對外貿易是負增長,但中國貿易額佔全球的份額還在提升。隨着中國經濟轉向更高品質的增長,有理由相信這種比較優勢將進一步提高。
「有跡象表明,以經濟政策協調為中心的全球合作有逐步弱化的可能。」陳雨露說,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明顯,造成的溢出效應和回溢效應日益突出。由於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討和有效的政策溝通協調,這種分化正在給全球經濟復甦和金融市場穩定帶來諸多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