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家福會提供遊戲治療支援時的情況。家福會提供圖片
樂樂今年6歲,剛升上小一,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上茶樓時,他不願開口和人打招呼,只愛靜靜地坐在一旁,觀察別人的一舉一動,看看其他人是否友善,說話會否大聲,所以吃一頓飯就會耗時很久。爸媽三催四請,他卻遲遲也不肯把食物送入口;直至父母大聲喝罵,他才勉強吃上幾口,但眼睛仍是盯在別人身上。
奇怪小動作 父母感不妥
最近升上小一後,樂樂多了一些小動作,如眨眼、深呼吸,甚至會發出微小的聲音,同學都不太喜歡跟他玩耍。老師向家長提及樂樂有這些小動作時,父母都很奇怪,也努力勸他不要這樣做,只是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愈來愈嚴重。爸媽心裡乾着急,卻苦無對策,不知如何處理。後來他們在網上看到遊戲治療服務,便致電我們查詢,最後約了時間,為樂樂安排接受遊戲治療。
第一次見到樂樂,他沒有與我打招呼,只是靜靜地站在母親身後,探出頭來觀察我。起初,樂樂不太願意進入遊戲室,但當我打開房門,他看到房內有不同種類的玩具,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進入遊戲室後,他拿出汽車和停車場的玩具,為不同的汽車排隊,之後卻又一動也不動。
哦,原來這是堵車的場景,還堵了很久。忽然之間,他將車全部推倒!是發生車禍了。往後幾次進入遊戲室時,樂樂都會模擬車禍的情境,之後,他好像舒了一口氣。
凡事遭拒絕 心事藏在心
後來,我與樂樂的父母傾談,了解他們的管教模式。其實他們都很愛樂樂,但每次樂樂想要提出一些要求時,父母卻覺得不應縱容孩子,他們甚至沒讓樂樂解釋想要的理由,便已一口拒絕。漸漸地,樂樂很多想說的事情,總是悶在心裡,無法暢快地表達。
我建議樂樂的爸媽宜先聽聽孩子的心底話,細心地回應他的需要,因為無論成年人或小孩,也有被聆聽的需要。經過了幾次遊戲治療後,樂樂的媽媽發現孩子那些小動作消失了,這令她很高興。
改溝通方式 孩子願分享
樂樂更向媽媽說心事,透露有一些新的同學願意與他玩耍。樂樂終於感到被別人接納,而父母亦改變了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有次樂樂表示想帶一些糖果回校,被爸媽拒絕了;後來他們才知道,樂樂希望可以請同學吃糖果,令他可以打開與同學之間的話題,媽媽卻誤以為他貪吃糖果。
樂樂之後愈來愈願意與爸媽分享生活,說話漸多。其實,家長樂意聆聽,孩子亦樂意分享。作為父母,你樂意當孩子的聽眾嗎?
■高民惠 註冊社工 香港家庭福利會全人專業服務
查詢電話: 2771 1891
網址:http://www.hkfws.org.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