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明師語趣:注意「三語」消歧義


放大圖片

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一般比較注重語法(grammar),確保句子語法正確,但有時忽略了句子的意義(meaning),是否有歧義(ambiguity)的存在 。所謂歧義,指的是某一句子、片語或單詞的意義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可能的解釋。

兩種歧義:詞彙及結構

Mary drove past the bank. 你如何理解這句子?

首先,上句的語法是正確的,不過有趣的是,上句既可指「瑪麗開車經過那銀行(the financial bank)」,也可以指「瑪麗開車經過那河邊(the riverbank)」。一般來說,我們稱這類型的歧義為詞彙歧義(lexical ambiguity)。其他有趣的例子如 I give you a ring, 這句子既可以指「我給你一隻戒指」,又可以指「我給你回電」。

The thief threatened John with a knife. 你又如何理解這句子?

同樣,上句的語法無誤,一般可以理解為「那賊人用刀子威脅約翰 」(The thief used a knife to threaten John)。事實上,大家也可以把上句理解為「那賊人威脅約翰時,約翰是攜帶刀子的」(The thief threatened John , who had a knife)。這例句的歧義跟上面的例句不太一樣,這裡的歧義不是因為一字多義,而是因為不同的語法結構組合(見表),使大家可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句子。這類型的歧義句子稱為結構歧義(structural ambiguity)。

總的來說,有時候儘管英語句子的語法正確,但由於詞彙的一詞多義,以及語法結構的可變等情況,導致以上兩種歧義的出現。因此,我們學習英語時必須注意語法、語義和語境(context),缺一不可。■李志偉 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院助理教授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DSE中文首兩卷歷屆最淺 (圖)
小學老師自評 近半不快樂 (圖)
中大CUSCS「港史」講座推新班
資優基金4%年收益助學苑營運
青民請願促擴內地升學試點 (圖)
內地升學資助擴至155校
名師應試錦囊:背誦套語助寫作文章 (圖)
鑑往資治:齊王出逃仍傲慢 淖齒弒君分其地 (圖)
言必有中:文學改編成新作 倩女團圓變煙消 (圖)
尖子教路:參考通識找論據 羅列例子助思考
詩情畫意:《佳人》 杜甫 (圖)
News buddy:《獨立報》停印:網媒,你好! (圖)
吹水同學會:字大就自大? (圖)
明師語趣:注意「三語」消歧義 (圖)
告別爛英語:用介詞 不多不少
畫意空間:第三屆保加利亞班斯科國際兒童繪畫大賽優秀獎:夜中之節慶 (圖)
恒管譯站:翻譯的未來:機器VS人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