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香港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稿:教界:公帑辦學不能拒規管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八大資助院校大部分資源來自公帑,理所當然應面對社會問責。就近年有人以「維護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為藉口,聲稱大學「自己管自己」而不用受政府監管及向公眾負責,他批評這說法不負責任,「一邊廂收錢(政府資助),另一邊廂就話不受(政府)管。」

張民炳:拒管不如做私大

他直言,如抱持「不受管」想法,「倒不如轉做私立大學」,停止向政府獲取資源,相信有更大自由度,但即使沒有資助,仍要受一定程度監管。

黃均瑜:「自主」非擋箭牌

教聯會會長、嶺南大學校董黃均瑜認為,大學固然要維護其自主性,但他強調不應將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等視為胡作妄為的「擋箭牌」。他表明,感到近年部分教職員、學生和政客,利用「自主」作藉口,將大學變為政治活動場所,鼓吹「院校自主」免卻對政府及公眾負責,令大學自主性與公眾問責失衡,反問「是否一提起自由、自主,其他意見就要『閉嘴』?」

黃均瑜又表示,本港院校對研究確是愈來愈重視,並希望以此取得較高國際排名,做法無可厚非,但院校亦需要找到其定位,「例如有大學以培育科研人才為目標;有些大學除了培育人才,同時注重學生的品德發展......(大學)要知道自己為社會培養出哪些人才」,於爭取本校利益及合乎整體公眾利益上取得平衡。

鍾樹根:可效法匯報開支

就教資會報告提到,其他地區的大學會與政府簽訂協議,規定大學需每年向政府匯報公帑運用的開支,和有責任按本身所訂的表現目標每年匯報表現。身兼香港大學校董的立法會議員鍾樹根認為香港可效法,「大學本身就為社會培育人才、提供服務,因此拿得公帑,就要向社會問責。」

他又認同每所大學需要有其定位,八大院校亦擔當不同角色,培養不同專才,「並非一味做研究,追求排名」,讓社會有均衡發展 。 ■記者 溫仲綺

相關新聞
煥然壹居「縮沙率」七成 (2016-04-06) (圖)
業界:銷情慘淡「非戰之罪」 (2016-04-06) (圖)
提早揀樓因申請少審核快 (2016-04-06) (圖)
公屋聯:跌市普遍觀望 (2016-04-06)
微觀點:購買「安樂蝸」 量力才安樂 (2016-04-06)
「煥然壹居」銷售安排 (2016-04-06)
大學管治把脈:片面求「自主」 損公眾利益 (2016-04-06) (圖)
大學「顧自己」例子 (2016-04-06)
微觀點:增校內校董 違國際趨勢 (2016-04-06)
特稿:教界:公帑辦學不能拒規管 (2016-04-06)
英美星監管大學模式 (2016-04-06)
曾國懂x入境處 力遏「假難民」 (2016-04-06) (圖)
特首:經驗豐定能迎挑戰 (2016-04-06)
國務院公佈任命 (2016-04-06)
曾國擢移 (2016-04-06)
工會讚「好叻」 盼助優化招聘 (2016-04-06)
微觀點:「假難民」迫眉睫 「定心丸」助把關 (2016-04-06)
黃之鋒屈擢蛂u政治審查」 (2016-04-05) (圖)
處理「學民」捐款 被責混亂挪用 (2016-04-05) (圖)
微觀點:口稱「政治打壓」 遂行「政治公審」 (2016-04-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香港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