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黎忞) 香港家長一直重視孩子的英語能力,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父母會以中英雙語與幼兒作日常交流,當中72%受訪者會擔心自己說話時中英夾雜,亦有人自嫌英語詞彙不足、發音不準確、文法不正確等,怕有關情況會對幼兒的語言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教育專家建議,家長可與幼兒一同閱讀繪本,擴大孩子的詞彙量;若遇上不懂得發音的詞彙,可以利用網上的真人發聲字典,一起跟讀,即可建立孩子運用英語的信心。
牛津大學出版社上月與教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黃國成的團隊合作,進行「新手爸媽培育幼兒英語能力所面對的挑戰」調查。大會訪問了681個育有5歲或以下幼兒的新手爸媽家庭。結果發現有近八成的受訪父母會以中英雙語與幼兒作日常交流,而當中的72%受訪父母會擔心自己說話中英夾雜。
調查要求受訪父母對自己的擔憂情況評分,以5分為非常擔憂,最令受訪者擔憂的是英語詞彙不足(3.07分),其餘依次為英語發音不準確(3.05分)、英語文法不正確(3.02分)和孩子未能專心聆聽故事(2.88分)等。黃國成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新手父母對自己的英語能力缺乏自信,他們的擔憂或會減少與子女溝通時使用英語。他建議家長就算沒有信心,亦理應跟幼兒多講故事;若遇上不懂的單字,可以立即上網查讀音和意思,與孩子一同學習。
他指若家長每天可抽30分鐘與幼兒一同閱讀繪本,可加深他們對中英文詞彙的印象,久而久之,幼兒中英夾雜的情況會有改善,亦可打好雙語基礎。
育有一名兩歲女兒的王太(圓圖,黎忞攝)分享了其育兒心得。她現在每天約用一小時與女兒共讀,同時以英語提問:「猴子在哪裡啊?」要求女兒指出圖書中猴子的位置。她指女兒偶爾會以中英夾雜的句子說話,但相信她會自我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