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實體課本加價2.3%跑輸通脹


放大圖片

■新學年的教科書價格將於日內公佈。教育局資料顯示,今年整體印刷課本價格較去年上升2.3%,低於同期通脹的2.9%。圖為家長學生選購教科書情形。 資料圖片

八成電子教科書凍價降價 家長最想不改版用舊書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黎忞) 教育局日內將公佈新學年的課本價格,據當局資料顯示,整體的印刷課本價格較去年上升2.3%,低於過往幾年的升幅,幅度也低於通脹;另約八成電子課本的價格維持不變或降價,整體增幅則為0.48%。有家長表示,實際需要支付的書價仍要視乎書商和學校選書而定,最理想當然是書商凍價或是不改版,讓家長可選擇用舊書,節省開學支出。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吳加聲昨於教育局網誌專欄《局中人語》撰文指,截至今年3月的12個月內,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一年前上升3%,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後,指數的升幅為2.9%,而整體印刷課本價格較去年上升2.3%,低於過往幾年的升幅,幅度也低於通脹;另約八成電子課本的價格維持不變或降價,整體增幅為0.48%。

教局措施助減對課本依賴

吳加聲強調,局方多年來不斷推行及深化一系列穩定課本價格的措施,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包括在2014/15學年實施「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政策,讓學校和家長可按需要購買教材或學材,理順課本與教材或學材綑綁銷售,同時更新了「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方便教師挑選及設計合適的校本教材,減低對課本的依賴。

當局又實施課本「五年不改版」政策,以及由2014/15學年起把「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的加強定額津貼項目納入恆常資助計劃。透過「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出版界發展了多套涵蓋小學及初中階段不同科目的電子教科書,亦建立了「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為學校提供印刷課本以外另一選擇。

待書價作實 家長勿「開心太早」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表示,課本價格的升幅比去年升幅低,同時比通脹低,這情況「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他認為始終要待學校公佈書單,才能將書價作實,否則家長只會「開心得太早」,甚至變為失望。

他認為書價未有大幅上升是因為整體社會氣氛期望書價放緩加幅,而不是書商自願將書價下調,「家長明白書商都要賺錢,但不加價(書商)都可以維持成本」,故他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書商凍價或是不改版,讓家長和學生可沿用舊書,減少開學支出。

相關新聞
實體課本加價2.3%跑輸通脹 (圖)
學者倡加強粵語基礎知識教學 (圖)
會計商管個案賽 IVE生「大豐收」 (圖)
周偉立任浸大副校長 (圖)
英語口試期間禁用WhatsApp
家心健康:「難教」造就堅韌 在闖禍中成長
全國「小文人」較技 兩港女「摘星」 (圖)
「恒源祥文學之星」得獎名單
善樂校拍賣SEN生畫作籌款 (圖)
台校「2+2」招港生 下月中接受報名
校園放大鏡:牛津工程師赴中學 談星戰講黑洞 (圖)
普通話與世界:普通話水平試 先考有利就業
中產憂柴米 退保尋出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