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編織工藝感染社區 綠化藝術 泥土「過電」


放大圖片

■KaCaMa Design Lab兩位代表Kay(右)和Match站在「 植物發電機生態電池實驗空間」藝術裝置前合照。 李嘉嘉 攝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自1970年至今已踏入第46個年頭,每年這天,不同地方的社會團體均會透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響應此國際性的環境保護活動。香港亦不例外,香港青年藝術協會與荃新天地連同本地環保設計團隊KaCaMa Design Lab及一班學生,聯手利用植物泥土發電技術,混合編織工藝,製造出一個會發聲的大型藝術裝置,共同實踐能源永續的概念。■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嘉嘉

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為「Trees for the Earth」,即「樹」。樹木有如一部空氣淨化機,吸收大氣層多餘和有害的二氧化碳,令我們能夠呼吸清潔的空氣。然而,現時人們砍伐樹木的速度快得驚人。過度的消耗會加劇溫室效應,引發極端氣候變化。 雖然世界各地正為氣候問題掙扎求存,但是末路未至,本港藝術界團體亦關注到此等問題,以藝術角度向大眾推動永續能源發展的概念。

由陳韻淇(Kay)、孫嘉希(Catherine)及陳少華(Match)組成的KaCaMa Design Lab,向來擅長利用廢料加工製作藝術品,為生活帶來點綴的同時,提升眾人對環保的觸覺。今次,他們便聯同荃灣區內的市民及逾三十位中學生一同創作出一座名為「 植物發電機生態電池實驗空間」的大型藝術裝置。裝置內掛起了近五十個盆栽,每個盆栽均由色彩繽紛的器皿盛載荂A而這些器皿就是由KaCaMa Design Lab率領一班學生利用數百個棄置的回收膠袋編織而成,藝術團體盼透過製作過程,啟發一班學生們將廢棄物料重新賦予新的用途,實踐以環保藝術感染社區的概念。

雀鳥聲如置身綠林間

也許你會疑惑,如何利用植物發電?泥土也能發電嗎?記者親身走訪這個實驗空間,發現每一棵植物有如一個獨立電池,泥土內插入帶有正、負極的銅片及鐵片,兩端由兩頭電線夾接駁到發聲裝置。據悉,當植物產生光合作用時,會釋放營養素,與泥土內的微生物產生化學作用,轉化成電流,再透過發聲裝置傳出美妙的雀鳥聲,令市民恍如穿梭於曼妙的綠林間,同時亦提醒公眾珍惜林木及動物的棲身之所,降低物種滅絕危機,減少人類未來承受更多天災的威脅。

Kay透露電流產生多少瓦特(Watt),要視乎植物的養分、植物是否適合以大量水分種植、植物的大小及泥土內的水分多寡等因素。為何會想到以植物發電這個概念呢?Kay說:「其實我們一直都關注環保議題,後來因為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樹,有感樹木消失的速度比我們想像中快,而樹木其實可以為人類提供氧氣及為動物提供棲息地。在現今社會,若叫大家少用一點電可能會比較困難,因此要找一些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當然,減少用電是一個方法,同時亦要發掘一些不會破壞地球而又可持續的技術,如風能及太陽能,而植物亦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即日起至6月5日展覽期間亦設有周日小型環保裝飾工作坊,讓公眾一同學習膠袋編織技巧 ,製作小型環保裝飾。從過程中了解更多有關地球的能源危機,啟發日常生活中可實行的升級再造,減少地球的負擔。提到這個小型環保裝飾工作坊,Kay表示:「工作坊會以教學形式進行,同時灌輸一個概念,就是用過的膠袋都可以拿來做其他洁C」

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總監曾慧敏(Wendy)表示,雖然今次活動規模屬小型,但亦期盼帶出一個訊息引發大眾思考:人類用電的同時,能否與大自然環境共存?Wendy指近年社會開始討論生物科技,而外國亦有不少研究例子可供參考,她又希望藉茪策葵漱u作坊啟發大朋友甚至小朋友,讓他們知道原來植物都可以發電,繼而引發他們思考,甚至進行下一步研究。提到現時本港學生的環保意識,Wendy認為,現時學生上常識課亦會接觸到有關環保的課題,然而大多流於口號式,學生們未必理解到實際的情況,Wendy說:「現時常識科亦會做Project(報告),都會用到電腦做資料搜集,資訊十分流通,但教授的內容則較為傳統,要將整個過程告知他們,除了做Project,還要實地考察,透過這些生活體驗才能令他們更理解狀況。」

膠袋編織器皿添成功感

今次展覽的主角,除了這座大型藝術裝置,還有一眾有份參與製作盆栽器皿環保工作坊的學生。參與活動後的他們又有何反思及感想呢?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4A班佘岱怡同學表示:「今次參加這個工作坊,不但令我學習到如何利用膠袋編織,還可以響應地球日,十分有意義。這次是我第一次接觸膠袋編織,開始時,我們需要自行修剪膠袋成條狀,並將膠條繞成球,然後才開始編織。初時,我以為很容易,但原來很複雜,經過不斷重複練習,慢慢才開始熟練,最後編織成籃,很有成功感。這次工作坊除令我學懂編織外,還令我認識如何廢物利用。」同班的陳穎忻同學就指:「參加了這環保工作坊,令到我發現膠袋都可以織到如此精緻的袋。今次是我第一次編織,初頭可以說是一頭霧水,未掌握步驟,經過導師悉心指導之後,已經開始熟習了,當我成功完成之時,那種成功感不是三言兩語能表達。最後,好開心可以參加到這個工作坊,令我對廢物利用加深認識,使我可以為環保出一分力。」

小型環保裝飾工作坊

日 期: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

5月15日(星期日)

時 間:下午2:30至3:30及3:30至4:30

地 點: 荃新天地一期花園廣場

費 用:全免

相關新聞
編織工藝感染社區 綠化藝術 泥土「過電」 (2016-04-27) (圖)
組隊寫小說 年輕塑未來 (2016-04-27) (圖)
素人變模特 披旗袍跳Hip Hop (2016-04-27) (圖)
書商錯判讀者喜好 港閱讀調查成指標 (2016-04-23) (圖)
業界推借閱權計劃 (2016-04-23) (圖)
司馬文森 開創華語社會文學先河 (2016-04-23) (圖)
走東走西:百年裸女 (2016-04-23)
小說改編變劇本 香港文學登舞台 (2016-04-20) (圖)
快閃小提琴騷 約書亞貝爾:無下次! (2016-04-20) (圖)
吉爾吉斯學子築漢語夢 (2016-04-20) (圖)
「天天向上」進駐油尖旺 (2016-04-20) (圖)
台最大文創平台將落戶四川 (2016-04-20)
藉舞台劇籌款追夢 街舞青年盼除反叛標籤 (2016-04-16) (圖)
走東走西:另類之希魔 (2016-04-16) (圖)
古籍創客大賽與現代接軌 (2016-04-16) (圖)
藝術名家勾勒絲路風光 (2016-04-16) (圖)
舊課本透出老香港情懷 不同的學子 永恆的願望 (2016-04-13) (圖)
中國篆刻藝術走進波蘭 (2016-04-13) (圖)
蘇繡三人行 巧針圖案立體呈現 (2016-04-13) (圖)
保生慈濟文化節 兩岸交流「一家親」 (2016-04-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