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共融藝術家:你聽到我們心聲嗎?


放大圖片

■敏叔 。李嘉嘉 攝

有流行曲的歌詞這樣寫道:「你我也是呼吸到氧氣,也是同氣味。」事實上,藝術不分疆界,人人都可以參與。不論是牙牙學語或是年近古稀,以至殘疾人士,也能夠共同呼吸藝術的自由空氣。記者所形容的,正是共融藝術。共融藝術發展在香港的討論一直不乏,然而,我們對於這群共融藝術家的心聲及正面對的困難又有多少認識?現在大家且聽聽他們的心聲。■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嘉嘉

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系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辦的《得左,失左》跨界別藝術節日前一連五日於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內容有視覺藝術、展覽及一系列藝穗活動,包括「沙畫工作坊」及「撕紙藝術工作坊」。當中的藝穗活動「沙畫工作坊」邀請了香港展能藝術會註冊藝術家李世豪與其母親楊玉梅參與,再一次喚起大眾對共融藝術的關注。

盼建校助長遠發展

「2011至2012年兩個暑假。」患有中度智障及自閉症的世豪在母親(下稱世豪媽媽)陪同下,用響亮的聲線告訴記者,自己是何時開始接觸沙畫藝術。世豪媽媽亦於當年陪同兒子一起學習,二人同為沙畫表演者及導師。世豪媽媽坦言自己喜歡欣賞沙畫的色彩,因為她認為人生應該是多彩的,「我們初初學沙畫時的燈箱是黑白色的,隨後我要求替我們做沙畫燈箱的好友製作彩色的燈箱,因為人生應該是充滿色彩,而且有色彩的燈箱很襯世豪和我,因為黑白的味道不一樣,黑白較為藝術,層次比較高,而有色彩的燈箱則比較吸引,大眾化一點,切合我倆的風格。」

本港藝術工作者素來要面對缺乏創作空間的難題,當中亦包括共融藝術家。提起這群有特殊需要的藝術家的發展前路,世豪媽媽亦有感而發:「上天安排了一個如此特別的小朋友給我,就好像是一份使命去推廣特殊沙畫,希望帶給別人希望,令政府多些關注,其實他們的前途已經很狹窄,大多都是到工場、快餐店打工,又或做清潔,稍微叻一點的,就做辦公室文員。」世豪媽媽不只期許政府多點關注有特殊需要的一群,亦期望有空間讓一群有潛質的殘疾人士發揮所長,「例如興建一些特殊藝術大學或進修學院,為他們開拓多一條路,讓他們可以發展表演事業,提供固定地方供他們表演,讓殘疾人士發展,讓他們有渠道進修,因為一個人有差異,並不等於差劣。」世豪媽媽誠言:「藝術可以令殘疾人士家庭增添不少色彩,在實質及心靈上也可以開拓一條美好的道路。」

望多舉辦作品攤位

另一邊廂,患有聽障的香港展能藝術會註冊藝術家羅國華於中學時開始接觸攝影,攝影對他而言是第二生命,每當能拍攝到佳作,便會有滿足感。問及他認為政府在共融藝術發展方面的協助是否足夠時,他表示:「雖然政府有將舊工廈活化,批給藝術家團體,但共融藝術家困難在於身體殘疾,未必如健全人可以處理租務、聯絡、活動等各項工作,因此要全靠民間團體例如ADA(香港展能藝術會)協助,ADA是NGO,除了有政府資助,還有商界支持。」然而,他認為政府還可以做得更多,「例如舉辦多些共融藝術家作品攤位,提供更多銷售渠道給共融藝術家售賣作品,從而為他們提供與客人溝通的機會。」

羅國華接觸攝影後,又有何改變?他坦言:「攝影對我人生價值觀有很大改變,因以往經常外出拍攝,得到好多不同體驗,例如生態攝影,在香港這個高度發展的城市,往往同大自然對抗,要明白大自然對城市生活壓力有紓緩作用。大自然消失對我們是壞事,我們應學習珍惜大自然。」他還能透過作品表達自己的心聲,「身患聽障的我,與正常人難以溝通,接觸外間有困難,好多時卻可以在網上分享自己作品,表達自己內心世界。」

年逾70「有教無類」

「共融」是社會進步的象徵。香港展能藝術會副主席梁胡桂文(Olivia)表示,現時共融藝術已是社會的新趨勢,「若在30年前,特殊需要人士只要照顧好自己的基本需要已經好好,莫說接觸藝術,現在開始有人倡議藝術治療,令藝術治療漸趨普及,希望將他們(特殊需要人士)提升水準至一般人。」然而,發展一門藝術需要空間及一系列配套,「希望將來可成立藝術學院供有需要的朋友,而且要訓練專業的導師教授有特殊需要的學生。」Olivia坦言:「給他們吃魚,不如教他們捉魚,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同時建立自信。」

另外,有份參與「撕紙藝術工作坊」的本土藝術家李昇敏(敏叔)無師自通研習撕紙藝術多年,縱然已年逾70,但仍一直活躍參與不同活動,積極推廣撕藝。推廣藝術對他而言,是一份使命,即使只有一個學員想學,他都願意教。敏叔對於「有教無類」這個成語有其獨特的詮釋,「有三類,第一是不會『累』;第二是沒有分門別『類』的學生;當教到一個學生由不懂到懂,感動到熱淚盈腔,所以第三類是眼淚的『淚』。」失明人士及弱視者都曾是敏叔的學生,「我有信心教曉他們,我想說給所有人聽,任何一樣洁A只要我們肯用心及肯花時間去練,是沒有理由做不到。」

問到其最大的心願是什麼?暫時未有固定地方教授撕藝的敏叔透露:「盼望能夠令更多人認同及接受這門藝術,更多人學習,亦希望政府開設定期興趣班,進而令從事這門藝術的人得到穩定收入。」

相關新聞
共融藝術家:你聽到我們心聲嗎? (圖)
《幻得幻失》展覽 道盡港人日常小故事 (圖)
「漂書」讓漫畫走更遠 (圖)
短片製作挑戰賽 黃修平八月領航 (圖)
悅目夏裝 絢麗繽紛 (圖)
美麗密碼:「點指回味」彩甲油 (圖)
消閒Guide:遊戲與潮鞋Crossover (圖)
蚍靄uide:屯門市廣場「BEAUTY IN ME」美容月 (圖)
蚍靄uide:上水廣場「Beaute春日賞」 (圖)
百家廊:升旗山下 (圖)
琴台客聚:諾貝爾獎並非世界冠軍
生活語絲:服裝和領帶
天言知玄:藝術家命格
鵬情萬里:那些四川人教我的事
翠袖乾坤:叫黎明加油等如詛咒他?
路地觀察:流感自救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