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港大檢討管治 論壇收集意見

2016-06-22
■Malcolm Grant(中)指特首校監必然制問題複雜,不能簡單一句「是或非」下定論。姜嘉軒  攝■Malcolm Grant(中)指特首校監必然制問題複雜,不能簡單一句「是或非」下定論。姜嘉軒 攝

校委會多校外成員常見 外國有皇室或官員任校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香港的大學管治問題需要持續提升改善,香港大學早前成立了由國際專家及香港退休法官組成的檢討大學管治專責小組,昨日開始於校內舉行多場諮詢會。面對個別學生要求取消特首校監必然制及增加校委會校內成員比例等訴求,小組主席Malcolm Grant直言,校委會以校外成員為主的情況屬普遍正常做法,而大學校監制度問題複雜,世界各地有包括由皇室成員或政府官員出任,不能簡單一句「是或非」作定論。他指小組往後的時間將以公平公開的態度聽取各方意見,預計今年10月提交報告。

本身為英國約克大學校監、倫敦大學學院前校長的小組主席Malcolm Grant,昨日聯同小組成員哈佛大學教授柯偉林及高等法院退休法官阮雲道出席由港大主辦,分別供本科生、研究生及校友參與的多場論壇,收集持份者對大學管治的意見。

小組主席:難簡單一句下結論

Malcolm Grant表示,小組日前已跟校委會成員、學生會代表及大學院長會面,未來一周亦會繼續出席相關論壇,聽取更多不同意見,並會參照國際間各種不同的管治模式經驗,進行檢討,目的是協助港大建立一套切合其需要、並符合成為世界級大學水準的管治模式。

就香港由行政長官任大學校監的制度,Malcolm Grant表示聽到有意見認為應取消,但他強調,世界各地校監制度各異,「例如英國而言大部分情況只有皇室成員或名人才有資格成為校監,亦有外國情況,是由政府官員親自出任,或是由官員作任命」,正因如此,有關問題非常複雜,不是簡單一句「是或非」就能下結論,必須考慮世界各地不同大學情況。

Malcolm Grant續指,校委會以校外成員為主的情況在英國非常普遍,屬正常做法,必須檢討的關鍵,是校委會成員間能否團結一致(work as a team),目前為止,他認為港大校委會正朝着正確方向發展,但在互信方面仍有改善空間,因此為港大建立互信正是小組的工作重點之一。

符整體需要 料10月交報告

他亦強調,小組今次作出的檢討及建議,不會只照顧個別持份者,而是以符合整體大學需要為大前提,會以公平公開的態度,按職權範圍進行檢討工作,預計小組可於今年10月向港大校委會提交報告。

專責小組昨下午舉行的本科生諮詢會,約有20名學生出席,包括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及前會長馮敬恩。

孫曉嵐會後表示,會上有向小組表達要求取消特首校監必然制、不滿校委會主席由特首委任,要求增加校內校委比例等訴求。她形容小組持開放態度聽取學生意見,成員亦有分享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制度予學生參考,有信心小組將在報告中提及上述議題。

對於小組主席表示目前校委會欠缺互信,身兼校委的孫曉嵐認為港大校委會以至校園內的確欠缺信任,認為這不只是校委會責任,全校包括學生都需要「走多步」共同解決。

校委會每月例會將於下周二開會,孫曉嵐指目前未收到議程,亦未知會議會否舉行,故未有任何計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