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自回歸以來經歷大起大落,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樓價暴跌,2002年政府推出「孫九招」救市,樓價2003年後止跌回升,但卻埋下「高樓價」的地雷,因之後政府只懂延續政策,未有作出調整。最終本港連續十多年公私營房屋供應縮水,樓市陷入供應失衡的漩渦。回歸19年,樓市至本屆政府上任後才步入正軌。
據差估署資料,私宅落成量由2002年的34,035伙,一直遞減至2007年的10,471伙,2009年更跌至最低位7,157伙,只及高峰期落成量的兩成多。居屋落成量亦由之前差不多每年兩萬伙的水平,降至之後每年近乎「零」。出租公屋同樣下跌,近十年平均每年只有約1.5萬伙落成量,較高峰期2000年約5.5萬伙明顯有落差,亦令公屋輪候冊人數不斷上升。
多年來房屋政策的失誤,令樓宇供應大減,但購買力仍在,並盡數流向私樓市場,導致本港私樓售價於2004年後不斷攀升,即使2008年受金融海嘯影響而挫了挫升勢,但之後美國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市場資金氾濫,大量流入樓市,終令本港樓價呈現瘋狂飆升的走勢,一發不可收拾。
本屆政府上任後,意識到高樓價已影響民生,甫上任已推出「3辣招」,又促使金管局連環收緊按揭,希望於新供應房屋還未來得及興建前,透過管理住屋需求先「治標」。
定10年長策 逐年檢討
此外,政府亦循多個途徑增加土地供應「治本」,具體措施包括將多幅社區用地、綠化地帶、工業用地等改劃為住宅用途,又開展多項規劃研究,發展大型新市鎮,並透過放寬發展密度去增加可建樓面等。亦制定10年長遠建屋目標約46萬伙,逐年檢討,全面提高土地供應的彈性及透明度。
2011年,政府宣佈復建居屋,本屆政府落實執行,現時部分單位已經預售。賣地政策上,政府取回主動權,2010年起主動賣地、2013年取消勾地政策,又主動公佈每年賣地目標及每季度的計劃,希望向市場釋出政府推地的決心,安撫市民「上車難」的不安心理。 ■記者 顏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