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授課結束時,已是午飯時分。只見葉嘉瑩一人推開廚房門,掀開灶台上蒸鍋的蓋子,看了看,然後點燃爐灶。記者問葉嘉瑩:「中午吃什麼?」她說,「昨天的剩飯而已」。
相對於傳道授業的熱誠,葉嘉瑩對生活的要求可謂寡淡。「學生們經常說,無論是講課還是上電視,我老穿着這身衣服,看都看膩了。」指着自己的開襟外套和黑色毛衣,葉嘉瑩自嘲道。
憶及溫哥華UBC大學「退而未休」的生活,葉嘉瑩告訴記者,每天一大早吃兩片麵包一碗麥片粥,然後自己開車去學校的亞洲圖書館做研究,午飯時就下樓燒開水,吃一份自己在家裡做好帶到學校的三文治,隨後工作到下午五時圖書館關門。
急需義工助整理文稿筆記
定居南開大學後,葉嘉瑩能自主的始終不假手於人。葉嘉瑩說,「白天我一個人在這裡,聽電話、開門、熱飯都是我一個人來。」 她的學生告訴記者,因為多年前她曾經在夜裡跌倒,鎖骨骨折,所以現在葉先生家裡也有保姆,每天晚上來,早上走。
不過,葉嘉瑩現在有一事需要協助。她向記者坦言,她幾十年來的講稿和講義錄音都需要整理,用機器整理出來的錄音,很多不通順,非常需要有人幫着做這項工作。她說:「從溫哥華帶來的上百箱書和文稿筆記,這些都沒有開箱,我真是搬不動了,需要義工幫我開箱、整理。如果我不在了,別人整理起來就更摸不到頭了。」
在受訪結束時,葉嘉瑩語帶抱怨稱:「我現在退休了,仍然忙得不得了,人們找我訪談、寫稿、開會,每次都花費我很多氣力,結束時都叮囑我要好好休息。這些事情太多了,是我現在面臨的大問題,請告訴海外的讀者,希望減少這些事情。」記者自忖,這次採訪亦屬此列,不禁愧疚起來。
葉嘉瑩說,「我有時很想回到溫哥華的日子,一個人在小房間裡安靜地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