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舉
美國不斷重犯歷史的錯誤。美國攻打阿富汗,扶植另外一派穆斯林,結果基地組織受到了軍事訓練,後來成為了發動襲擊美國「九一一事件」的主角。
後來美國又介入敘利亞戰爭,也是希望通過土耳其的穆斯林,運送武器至敘利亞的反對派,結果大量的武器流入到「伊斯蘭國」手上,不斷擴張版圖。自從「伊斯蘭國」於去年取得了勝利,佔領了摩蘇爾、庫爾德地區,對伊拉克全境都切實構成了威脅,美國立即展開軍事體系的運作。美國空軍積極轟炸「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基地,保護庫爾德地區,試圖保護巴格達,也有相當數量的美國軍事顧問重新回到了伊拉克,協助作戰。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批評奧巴馬的政策,令伊拉克出現「嚴重保安真空」,使得「伊斯蘭國」和其他極端組織乘虛而入,導致了中東亂局和難民潮。援助敘利亞反對派,使事件變得更加混亂,反對派並沒有給他的支持者美國交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去年八月,德國社會曾經就難民湧入問題、穆斯林化以及德國的未來進行了一場廣泛的爭論。爭論緣起於社民黨籍政治家薩拉青(Thilo Sarrazin)出版的《德國正在自取滅亡》。一年過去了,德國的極端主義出現了,他們主張要嚴禁穆斯林。德國波恩的杉林區(Tannenbusch)居住着釵h低收入家庭及不少外國移民。伊朗移民海達里安(Afrasiab Heidarian)在這裡經營着一家書店,書店取名「歌德與哈菲茲」。在老闆海達里安看來,這間以德國及伊朗兩位著名詩人命名的書店,是文化溝通的橋樑。二零一零年八月三十日,薩拉青的《德國正在自取滅亡》正式出版發行的那一天,海達里安也將這部新書擺放在書店顯眼的位置。與其他書店一樣,這部書賣得相當不錯。薩拉青在書中指責德國移民政策不當,指責穆斯林移民無意融入當地社會,還擔憂起德國的未來,而他本人則因種族主義傾向亦飽受指責。這一年間,新克爾恩區的種族對立氣氛比以往更緊張了。德國的本土人士和新移民本來沒有矛盾,如果煽起了排外主義,這些在德國居住、相信伊斯蘭教義的新移民,就會感到陷於孤立和絕境,他們不想變成恐怖主義者,最後也會變成恐怖主義者。目前德國整個主流社會,都認為基督教是最先進、最完美的宗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是低劣文化的表現,德國絕對不應該允許興建清真寺和佛寺。在德國內部,宗教自由是指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但不包括信仰其他宗教。德國總統高克訪問中國的時候,重複地大談宗教自由,影射中國違反人權。其實中國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德國的穆斯林想在德國建立一個清真寺,比什麼都難,很少被批准。佛寺和猶太教會堂更加不會被允許興建?德國如此歧視穆斯林,將來會否像二次大戰對付猶太人般,發生大規模行動迫害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