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到龐比度,策展人馬容元走得從容,離開合作五年的團隊,進入一段嶄新關係中的他自言熱愛這種不同體制間的轉變,新環境和新團隊即代表不同類型工作的新挑戰和開闊眼界的新嘗試。當他將擅長的流動影像帶到龐比度,會與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新展覽,我們拭目以待。
馬容元為當代藝術及影像策展人,他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當代藝術策展研究所,並取得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導演碩士學位及英國雷丁大學文學士學位。他曾於2009年及2013年兩度出任「威尼斯雙年展」香港展館的聯合策展人,也曾獲邀擔任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等多所國際藝術機構的客席策展人。他自2011年起成為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的副策展人,專責構思與建立該機構的流動影像館藏,其間策劃的展覽及項目包括:《M+放映》系列、《M+進行:流動的影像》及《M+進行:油麻地》。
新體制有新挑戰
上個月中旬(6月13日),馬容元在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當代及新視野創作部(Contemporary and Prospective Creation Department)擔任策展人的職業生涯正式開始,這也是香港K11 Art Foundation(KAF)與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三年合作項目的里程碑。
據介紹,在三年的任期中,作為團隊中唯一的亞洲人,他將主力負責研究不同的當代藝術脈絡,豐富龐比度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發掘大中華地區的優秀年輕藝術家,並策劃一連串由龐比度與KAF合辦的項目。對此他表示:「龐比度藝術中心是全球最重要的藝術機構之一,合作的事其實已經談了一段時間,消息來得不算突然,在新環境下與新團隊合作可以拓闊我的視野,每個機構都有它獨特的運作模式,如何適應新體制是我要面對的挑戰。」
策展更重視過程
馬容元關注的策展及研究方向多集中於全球化、移民與都市身份認同等議題,「全球化題材在藝術領域已經有一段歷史,而近年我再特別關注是因為人口流動現象的日益普遍,或者又可以聯繫到歐洲的難民問題。作為一個策展人,我們要考慮的是什麼樣的題材與觀眾最具有相關性,再把它運用在展覽中。」
回顧幾年來在M+的工作,從他加入時的小型團隊到現在發展得愈來愈大,經歷架構變革和展覽媒介的轉變,他自言收穫最多的正是自己參與整個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同時,他認為那裡的展覽模式很特別,對之前做過的展覽也基本都滿意,「與最終的結果相比,我更重視的是過程,過程把握在自己手裡,當盡力去做和做得開心,出來的效果基本都會滿意。」會將自己最擅長的流動影像帶到新機構的工作中嗎?「當然會,流動影像是當代藝術中很重要的表現媒介之一,同時我也計劃嘗試去做其他不同類型的作品。」
再談起香港藝術發展的趨勢,他認為一直以來的變化非常明顯,從巴塞爾開始,香港藝術發展愈趨國際化,「這種國際化與本土藝術發展的關係一直在變,兩邊的發展暫時處於平衡階段,藝術從來都不會單一線性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會愈加多元化,實現多重發展。而兩種藝術如何接軌是大家一直在關注和嘗試的事,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他說。
入行需多看多做
作為一個策展人,當然並非只是擺放藝術品和佈置展場如此簡單,馬容元笑說:「大家總是把策展想得太簡單,其實作為策展人要考慮的不只是展覽本身,還有譬如與藝術家、藝術館之間的關係,運輸、市場、宣傳、設計等方方面面,還有一些行政事務要處理。從項目統籌到藝術史,策展人需要了解的東西非常多,但不一定非要是讀藝術出身,有些行內人讀的是哲學或社會學,最重要的還是確立一個學術上的研究方向。」
那要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策展人?「多看。」他以兩個字總結,這也是他一直在做的,無論工作還是假期,他都習慣周圍飛看展覽,近至中環,遠到上海、威尼斯、倫敦、巴黎,他說:「我發現很多人不願走出去看別人是怎樣做,所以我強調要肯去看不同的展覽,這點非常重要。另外還有一點是要多去做,香港現在有很多正規機構的策展實習機會,若年輕人有興趣入行,真的應該放膽去嘗試,實踐經驗非常重要。」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