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教育解碼:電子書非萬能 教學要「睇人」

2016-07-08

香港傳統教學模式相當倚重教科書,視之為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知識來源,所以對於電子教科書發展,各方均寄予厚望,希望它在內容、功能、評估等方面成為「萬能」的學與教材料。可惜,在今日的科技化年代,資訊不再倚重單一來源,教學亦如是,就像外國學校只把教科書作參考之用,配套大量多元教材作補充,而香港已採用電子教科書的教師亦分享指,締造豐富的電子學習環境,不能只有電子教科書,還需要結合不同元素。

內容、課堂活動和評估,是電子學習環境基本組件,電子教科書可以達到基本功能,但若希望給學生更完整、豐富、多元化的學習過程,還需要更多。內容方面,書本最大好處是統整必要的知識,以恰當方法解決,讓學生有系統地學習;但當面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模式,甚或要呈現難以理解的概念,以及更深奧的內容時,單靠教科書的文字或圖片未必足夠,例如月食成因,單是透過書本解說,相信很少人會理解到為何月食前後月亮會變紅,但透過網上資源,例如實景模擬,就可輕易呈現和解釋「紅月亮」這現象。

聯合國調查指出,12歲以上孩子學習資訊,八成都是從網上獲取。新一代習慣運用豐富的網上資源和程式工具,很少想起到圖書館找資料。網上資源豐富,電子教科書未必能夠包攬其中,所以書本解釋複雜理念的功能逐步減少,取而代之是互聯網的資源、軟件、平台、視頻等。

按需要選其他工具互動

另一電子學習重要元素是課堂活動,科技提供了更好的互動模式,例如在課室內隨時進行問卷、投票、問答遊戲等,讓教師能夠即時了解學生情況,學生亦可分享習作,或善用互動功能進行小組討論。電子教科書只能提供部分功能,教師仍要按實際課堂需要,選擇更多其他工具互動。

無法進行完整多元評估

最後是評估平台,筆者在早前的專欄中也強調,電子評估是電子學習最重要部分,有助分析學生能力,提供即時回饋。不過,完善的評估需要分析學生的不同能力、融合不同科目和形式的評估等,所以電子教科書只能做小測驗,無法進行完整且多元的評估。

不論在哪個世代、有沒有科技,教學最重要的元素還是人。教師不能單靠電子教科書,也沒有萬能的電子書,教師最重要是按教學與學生的需要,靈活取捨不同的電子學習資源和工具,度身剪裁合適的教學方案,從而達至最佳的學與教效果。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 鄭弼亮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