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香港話劇團在黑盒劇場搬演鄭國偉編劇的《最後晚餐》。狹小逼仄的空間中,一對母子看似平常的一頓晚飯,暗潮洶湧的對話中,卻道出香港草根階層生活的悲涼與絕望。演出口碑爆棚,數度重演,更在近年內先後巡迴至北京、杭州、南京、廣州、武漢、昆明等城市。
《最後晚餐》後,鄭國偉筆鋒一轉,去年首演的《最後作孽》,對準富豪階層,將光怪陸離金錢至上價值觀顛倒的荒誕生活呈現人前。劇作即將重演,觀眾要做好心理準備,大笑過後必定更覺悲涼--我們的世界到底怎麼了?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香港話劇團提供
富豪人家困獸鬥
《最後作孽》首演於2015年,其實劇本早於五年前就已完成,輾轉下終於有機會上演,並奪得今屆香港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故事講述一個暴發戶家庭,薛先生與薛太太終日忙着賺錢,各自笙歌,對兒子的「悉心安排」全來自金錢的鋪排和物質條件的滿足。一日,補習老師來到薛家大宅為薛公子補習,正巧鬧離婚的薛生薛太相繼回家,三人難得的聚首時光,卻引爆矛盾,變成一次終極的討價還價。
鄭國偉出生草根階層,《最後晚餐》寫來順暢自然,其間的描寫絲絲入扣,「但是世界改變着,不只是草根階層,連上流社會富貴人家也在變。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已經顛倒。我就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麼一個扭曲的社會。」他說,創作的靈感來自於新聞報道中讓人看得下巴跌下的富二代新聞,「不是吧,這麼扭曲啊!我真的很想講講這個事情,罵醒這個世界。」
要了解、揣摩有錢人的生活,要不停做功課,修正細節,劇本改了又改,由最初的一個小時長度變成最終近兩個小時,其中的矛盾、爭吵亦不斷升級。這次重演,更豐富了薛氏夫婦兩人的戲份,讓所有人物都更加立體。
其中薛太太一角,請來影視紅星余安安飾演,也正憑藉這一個性鮮明的角色,余安安一舉奪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劇本和角色很吸引人,很反映社會問題。」她說,「因為價值觀的扭曲,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問題。特別是一個家庭,如果道德觀、價值觀扭曲,會生出很大的問題,但你卻未必察覺,這才是最恐怖的。」劇中的薛太太歇斯底里地與丈夫分身家,不分到幾個億誓不罷休。余安安形容角色是個「超自私的女人」,「但她有她的悲哀。她以為自己為了家庭做了很多事情,其實全做錯了。有時女人會下意識地保護自己,以為金錢就是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法,有了就OK了。但當你有了的時候,才發現不是那回事,它給不了你滿足感和快樂,而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反而不知道了。」
好戲之人余安安
這是余安安第二次與香港話劇團合作,上一次是2011年重演的《遍地芳菲》。「那一次是群戲,輕鬆很多,壓力沒有這麼大。」這一次,一景到底,三個主要演員貫穿全場,戲份吃重,台詞更密集地像放機關槍,「台詞很精警,有些不是人講的!」她大笑,說好在自己勤力,提前數月就開始準備,等到排練時台詞已經爛熟於胸。
對余安安來說,與影視作品相比,舞台劇有種特別的魔力,「特別是一個演員如果很喜歡做戲的話,它可以給你很大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不是來自觀眾,而是來自排演的過程。舞台劇的排練很精雕細琢,不是說電影不精雕細琢,而是相對團隊的磨合比較少。電影很多時候就算沒有對手也會拍自己的戲份,但是舞台劇一定是大家一起去做。我很享受這個過程。由排演到磨合,到爭吵,角色、對白、為什麼要講這句台詞......很detail。作為一個喜歡演戲的人,這個正正就是我喜歡的東西,是我追求的東西。很滿足。又因為舞台劇是整體的,不是自己做了自己那份就行,而要看所有對手,還有整個環境,那種百分之一百八十的集中很重要。」
這次重演,加多了薛太與薛少的對手戲,讓劇中的媽咪更加有血有肉,觀眾會知道這個人物是如何轉變成這樣的。但也因着劇本的改動,在演繹上要重新更加細膩地去摳,「要挖得很深,又不失幽默感」。這讓余安安忍不住吐槽,原本以為重演就是再演一次,最後卻發現幾乎是重排一個新戲那麼複雜。
苦澀的幽默
劇本最出挑的,仍然是它的黑色幽默。「裡面的人很認真地做着很荒謬的事情。又恐怖,又好笑。這就是它的矛盾與荒誕。其實我覺得我的角色很可悲,一點都不好笑,這個戲真的很sad的。我一路讓朋友來看,不是因為我做,而是這裡面的message很好,用一個好的方式告訴你,我們現在就有很多這樣的夫婦、這樣的父母、這樣的細路仔出現,你們好留意一下了。不只一個朋友看完晚上回家和兒子spend some time,我覺得這就是做劇場很好的地方,一場戲,會讓觀眾反思,有些東西帶回家。」
而鄭國偉說,能夠找到余安安來飾演薛太,簡直是「如虎添翼」,「讓人去扮有錢人是很難的,氣質不一樣,這個角色安安姐做來就完全沒問題。《最後作孽》和《最後晚餐》兩套戲,都不是講戲表面的那件事,而是重在塑造人物,要入血入骨地演繹才好看。簡單看,兩部劇其實都沒有什麼大事發生,都是平時的生活,但是要那個人演繹準確才能表現那個生活。《最後晚餐》演了很多場後,兩個演員更加明白人物,每次就會更好一些。」他又笑說和余安安的合作讓他拿到很多「獨家爆料」,才知道有錢人的生活原來真的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劇本中原來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安安姐給了很多建議。比如說銀碼,我已經吹得很大了,安安姐一看--你那個簡直是小兒科。真實狀況是我沒有想過的天文數字。還有人物在生活中的狀態和做法。」
於是我們就和劇中的補習老師一樣,走進那個荒誕的世界,翻盡白眼,笑到捧腹,嘴角卻有苦澀的味道。
《最後作孽》
時間:7月22、23、26至31日、8月1日 晚上7時45分
7月23、24、30、31日 下午2時45分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