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特寫:人幣貶值 有人歡喜有人愁

2016-08-15

過去一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9%,兌歐元貶值超過10%,兌日圓貶值幅度更達到三成,令以航空業為代表的行業企業財務成本和匯兌損失陡增,但也讓一些行業企業「躺着賺錢」。

對於海外業務佔比較大的企業,人民幣貶值會產生匯兌收益;但進口原材料比例較高的企業,進口產生的應付票據或者應付賬款,則會產生匯兌損失。

此外,當人民幣整體貶值時,外債多的企業亦面臨債務成本增加。目前航空、航運、通訊營運、煤炭、建築和房地產的外債佔比較高。

受益上市公司較多

招商證券研究發現,2015年人民幣貶值了6.1%,所有A股上市公司匯兌損失合計405億元人民幣,佔2015年淨利潤的1.17%。多數上市公司受人民幣直接影響不大,八成上市公司匯兌損失介乎於正負1,000萬元人民幣之間。匯兌損失(收益)超過1,000萬元的上市公司中,受益為321家,損失為252家,受益家數相對較多。

一些海外業務佔比高的公司「躺着賺錢」。央企上市公司中材國際主業為對外工程承包,去年淨利潤6.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7.82%,其中匯兌收益1.66億元。

擁有美元淨資產超過40億的中國中鐵,受益於美元升值,去年以匯兌收益17.46億元排名A股上市公司之首。■記者 海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