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開高走,逆轉奪冠,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度榮膺奧運冠軍,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再一次被廣泛提起。四位女排球迷,年齡最大者82歲,最小23歲,女排精神影響了幾代人,成為他們人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已過耄耋之年、一輩子從事新聞工作的江式高說:「許多事情發生時還不能完全理解其意義,攝影記者不能錯過機會,不放棄每一個瞬間。」正是這份對新聞工作的執着追求及熱愛,才有了女排姑娘深圳泳裝首秀的珍貴瞬間,才有了小平南巡的珍貴圖片,也令他獲得改革開放20年全國新聞攝影精品展最佳獎。「排球有凝聚力,鍛煉意志,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排球不僅讓我承受了高強度學習的高三一整年,也給我走入社會面對各種挑戰的勇氣。」談到排球對自己的影響,剛剛走出校園、開始嶄新人生之路的小姑娘黃瑋宇語氣堅定。
《奧林匹克憲章》中說:「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並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女排奪冠再次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的本質。在競技場外,中國球迷更是在各行各業傳承、細化與延伸了女排精神,用勇敢和堅強的個性,在不同舞台展現各自的精彩。
35年來,女排精神從未過時,早已超越競技,成為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