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由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編輯的中國「崑曲學」系列研究叢書《中國崑曲叢書》日前在南京舉行讀者見面會。中國「崑曲學」編輯委員會主任、江蘇省文化廳廳長徐耀新表示,這套叢書的出版標誌着崑曲自此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學科的劇種。
中國「崑曲學」系列研究叢書係國家藝術科學「十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包括《中國崑劇志》、《中國崑劇通史》、《崑曲文學概論》、《崑劇舞台美術及其體制》、《崑劇表演藝術論》、《崑曲曲律與曲唱》、《崑曲美學綱要》七本著作。
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晁岱健介紹道,此為中國「崑曲學」研究課題,首次將「崑曲」作為一門藝術學科進行審視、分析和研究,其學術視野之宏大可謂前所未見,受到中國戲劇界的高度關注,將推動京劇、黃梅戲等中國傳統劇種的學科建設。
據該套叢書編務李丹介紹,該系列研究叢書是由江蘇、上海、浙江100多位崑曲研究領域最優秀的專家參與編著,年齡最大分別是1930年出生和1931年出生的專家。其中,《中國崑劇志》一書首次對自崑劇誕生以來的所有作家、曲家、劇本等重要信息進行了梳理整合。《崑曲文學概論》第一次系統研究了崑曲文學的理論問題,以崑曲劇本為對象,聯繫舞台演出及曲評、曲論,構建起了具有邏輯性、系統性的崑曲文學理論體系。《崑曲表演藝術概論》系統總結了崑劇表演的做工、崑劇演員的養成、崑劇表演的風格等重大問題。《崑曲美學綱要》則充分探討了崑曲文學、表演、音樂、行頭與臉譜等審美現象,從哲學眼光透視崑曲的審美本質、歸納其美學特徵,深入發掘了崑曲這一聲腔劇種的美學意蘊,顯示出了崑曲研究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