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好書說不完:成長,不是告別過去的自己

2016-09-06

學生︰林嘉蕾

學校︰九龍工業學校

孩童時期讀《小王子》,覺得生動有趣,時常幻想自己能和一朵花、一隻狐狸成為摯友。長大後再讀,竟覺得這本童話書不易懂,字裡行間,都隱藏深刻意義。興許道行不夠,只能道出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讀此書並無大喜大悲,閱後內心卻留着一絲淡淡憂傷。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孤獨的故事。小王子難過時,總是隻身一人看日落,他說有一天看了44次日落。我反覆咀嚼他的話,但實在無法準確理解,悲傷44次,那心得多疼啊!我總覺得孤獨的他,有着百轉迴腸的愁緒,因為悲傷所以愛上日落,亦奢望在日落裡忘卻悲傷。我想那已經是極度悲傷的麻木了。人,生在世上,原來就是孤獨的,或者說,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孤獨,也沒什麽稀奇。

人們清醒着,也孤獨着。於是不斷地傾訴,企圖緩解內心的孤單。心中有千言萬語,說給馬桶聽,說給裝滿水的瓶子聽,總以為一旦倒掉或沖走,內心的孤愁就會隨之消逝。有人嗔罵矯情,為何不向人傾訴?可是,人在傾聽過後,傾聽者表現的同情或嘲諷,都不是感同身受。我想,每一個孤獨的人應該和內心深處的自己傾訴,或許寄情於世上某樣東西,把滿腹愁緒說給日記本聽。每個孤獨的人害怕得不到相應回應,所以選擇不傾訴,但是這又會落得被標誌為自閉。人生,總是矛盾。

小王子急忙趕回他的星球見他的花兒,這是感情牽引着他。那種牽引大概就是所謂的羈絆。對於我來說,最難以割捨的是家中的老人。無法親近身邊、盡孝心一直令我深感慚愧。我總是放心不下兩位老人,大概他們是我最大的羈絆。擔心他們的安危,掛念他們的情緒,每天致電他們,才可令心中的擔憂減少一分。

不過,我又總覺得人有羈絆才是完整的,人因為有最重要的東西去守護、去在乎,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蒼白一片,而是有了更努力拚搏的信念。

總有人說,羈絆會令人像鳥兒被困籠牢般,無法遠飛。我卻認為有羈絆,才不是流浪兒,才會有歸家的信念。我總幻想,若兩位老人帶給我的羈絆直到永遠,那該多幸福!我害怕,無時無刻驚慌着,因為那羈絆一旦消失,將代表我永遠失去我愛的人,而我的人生將失去牽引。那日後,縱使我有千言萬語,萬般思念,我也只能在碑前上炷香,輕聲哀歎。

不知為何,當小王子離開地球時,他的毅然決定令我想到「生死離別」。我總認為生前的離別是堅決的,而死後的永訣則充滿無奈。人活着的時候,有太多的東西要追尋,為理想、為所愛,總會堅定地離開故土,遠走高飛。我羨慕這種果斷,但卻不想經歷。而死的永訣,充斥着太多難料世事。將死之人躺在病榻上,氣息微弱,而圍着的人只能傷心落淚。垂死之人告訴親人,別再眷戀他那副老舊的軀殼,他作着最後的告別。時辰一到,鬼差把他帶走,老舊軀殼亦燒成灰燼。

小王子說他愛上了玫瑰花,必須對她負責。每個人受教育時總被告誡要對自己犯下的錯負責,但有多少人真正銘記於心?有人駕車撞人後逃之夭夭;又有人生下親生骨肉後,因後悔而棄其於骯髒的馬桶。社會上有很多不負責的人,我總是刻薄地希望他們遭受天譴。人會犯錯,但要敢於對自己所犯下的過錯負責任,給自己承擔的機會,不要因為逃避責任而夜半心驚。

小王子在旅行時遇到很多人,這旅行就像是人們在人生裡尋找着什麼。過程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或許自私、貪婪、迂腐,我們沒資格去批評他們,因為我們不曾了解他們經歷過什麼。

在這個找尋過程中,雖然或會遇上有很多缺點的人,但人們始終要堅持做自己,不受影響,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以自己最好的去影響別人。「出污泥而不染」,大概就是這樣。

讀罷《小王子》,我還是不能確切知道它究竟是童話,還是哲理書。我只知道這本書告訴人們要永保童真,成長不是和過去的自己告別,而是在磕磕絆絆中也能保存最珍貴、最真實的童真和從前充滿童真的自己。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郭子晴點評:同學年紀輕輕,觀察力和感受力卻相當細膩。《小王子》是一本很動人的書,它的文字簡潔,成熟世故又充滿純真,簡直像是有一種魔法在裡面,魅力風靡全球數十年而不衰,小編也是它的忠實粉絲。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只有一個相同的小王子,就是真、善、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