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芙是資深廣播人,問及路芙對於數碼廣播難以生存的看法, 路芙表示現在的手機功能已多不勝數,而且市民打開收音機已可以收聽節目,而數碼廣播則需要另外購買特定的收音機才能收聽,她認為此舉有多餘之嫌。然而,她指出最重要的一點仍是「節目本身的內容與質素」。她表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有關數碼廣播的節目與傳統電台的節目類同,並無什麼過人之處。「既然如此,為何聽眾要那麼麻煩花錢購買數碼收音機去聽一些差不多的節目呢?」
網絡電台搶走聽眾
有人指出政府的政策未能配合,例如推出數碼聲音廣播後並未取消模擬廣播;而且在汽車政策上反應也遲緩,直接導致數碼廣播走上死亡之路。
對此講法,她認為其實並非是重要之處。她以本港的收費電視為例子,「例如now TV也要付月租費,但仍能吸引消費者,原因終究是它的節目能吸引人,在別的電視台看不到。」相反對於數碼廣播來說,她指出最根本的問題是沒有考慮如何發揮數碼廣播本身的優勢去做節目,兩條不同的頻道,如果提供的節目差不多,即使推行數碼廣播也並沒有特別優勢。她認為政府要推出這些新的頻道其實沒有問題,但最重要的是那些經營數碼廣播的公司如何去運用這些數碼頻道。這方面的監察和檢討還是最重要的。
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其實無論是傳統聲音廣播,還是數碼廣播,都面臨一個很大的衝擊,就是大大小小的網絡電台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本身亦有負責網絡電台節目的路芙亦直言不可小看網絡電台的發展。 路芙指出現在網絡發達後,聽眾很容易在網上找到心儀的網絡節目,而且網台的自由度比電台的大得多。因為設立網台並不需要像傳統電台或數碼廣播申請牌照,沒有太多條例規限,因此節目內容的自由度也會大很多。
她還指出現時廣播界的一個弊病,就是管理層沒有真正想過聽眾的需求,卻一味以「賺錢」為先,因此便容易與市場脫節,流失聽眾。而網台則不同,他們的內容能夠迎合聽眾口味,「既然傳統的電台不去迎合大眾口味,網台便應運而生,為他們發聲吧。」她認為現在大氣電波的廣播文化正在轉型,無論是傳統的電台抑或是數碼廣播的節目,都需要推陳出新。「做一個節目不應是先考慮是否賣得,如果先把節目做好,又何必擔心節目不受歡迎呢?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沒有人有興趣聽一個為賣廣告而做的節目。外界常說什麼數碼廣播無得做,我認為若果由Youtuber做,肯定做得起。」一句到尾,依然是節目質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