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高中「4+3」續跌 中史選修回升

2016-09-22
■調查顯示,中史科選修比率有上升趨勢,但整體選讀3個選修科的學生比率繼續下跌。圖為中學生上課情形。 資料圖片■調查顯示,中史科選修比率有上升趨勢,但整體選讀3個選修科的學生比率繼續下跌。圖為中學生上課情形。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教育局昨日公佈2015/16學年高中科目資料調查,近年被指出現邊緣化危機的中國歷史科,學生選修比率正在回升,共有11.1%中六生修讀中史,較過去兩年約10%為高。不過另一方面,修讀3個選修科(「4+3」)比率則繼續下跌至只得16.9%,對擴闊學生知識基礎不利。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李沙崙昨日於該局「局中人語」專欄撰文,引述2015/16學年高中科目調查資料,他指現時不少學校高中階段除了4個核心科目外,平均開辦約11個選修科目,科目組合超過30個,反映學生可自由選修有興趣科目,更投入學習。當中,又提到部分科目選修情況,較受關注的中國歷史科,修讀學生比例普遍有上升趨勢,以中六級為例,兩年前只有10.2%學生修讀中史,但至2015/16學年則增至11.1%。

2015/16學年調查顯示,近半(48.5%)中六生有修讀最少一個科學科目,李沙崙認為有助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

不過,教育局亦提到,各級學生修讀3個選修科目比例逐年下跌,2015/16學年選「4+3」中四生只得29%,較兩年前低3.5個百分點,選「4+3」中六生更只得16.9%。當局直言,這情況不利擴闊學生知識基礎,因此局方近年着力鼓勵學校讓有能力的學生修讀3個選修科,以及鼓勵大專院校訂定更清晰和多元的收生要求,幫助高中生學得更廣。

津中議會:學生考慮能力時間「退修」

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表示,選修3個選修科學生比例下跌有多個原因,包括視乎想升讀院校和學科要求而調整選科策略,另外不少學生根據能力及備考時間是否足夠而考慮「退修」,以集中精力應付中文、英文等必修科,以免失手影響升讀大學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