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見實驗方案獲落實 感滿足又難以置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飛船搭載的除了有航天員、中國人的航天夢外,還有香港中學生的創意心思。3所早前於「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獲獎、其實驗隨同飛船升空的香港中學師生團隊,昨晨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見證「神十一」升空的歷史時刻,是次亦為首次有港生到酒泉發射中心觀看發射!有學生分享指,其太空實驗由構思和研究花上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可以目睹自己設計的實驗成功衝上太空及將由航天員真正落實,感覺難以置信卻又盡是滿足感。
昨日早上約7時半,晨光初露,「神舟十一號」搭載着兩名航天員及香港中學生的創新設計意念一同劃破長空。由承辦上述太空實驗賽的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率領,連同獲得冠亞季軍及最具潛質獎的師生代表一行20多人組成的香港考察團,亦前後共花了兩天時間,從香港赴酒泉發射中心現場,冒着寒冷天氣觀看飛船發射,現場歡呼聲不絕,無不為這個歷史性時刻讚嘆不已,香港師生亦紛紛拿起手機和相機,對着飛船和天空「狂拍」,期望可以為國家及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隨着「神舟十一」成功發射,留下一縷白煙,很快就形成了一團白雲,旭日初升令天空染上粉紅色、藍色和白色的日光,升空畫面更有意境。
「神舟十一號」升空後,將與上月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交會對接;航天員景海鵬及陳冬將於「天宮二號」進行多個科普實驗,包括3個港生設計的實驗: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微重力狀態下製作多用途聚合物有孔薄膜」、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研究蠶蟲在太空的變態過程」和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的「微重力狀態下雙擺運動的混沌性質」。
何同學:路途轉折仍值得
火箭從視線範圍遠去並漸漸消失,對現場的香港師生來說卻像仍有嫋嫋餘音。羅氏基金中學學生馬梓喬對於能夠親眼目睹自己的實驗被帶上太空,感到難以置信和有滿足感;其同學何朗峯亦指,能夠親眼目睹和感受飛船發射,機會難得,縱然考察團路途轉折,先由香港乘飛機再轉折乘車往發射中心,前後共花了兩天的時間,但仍十分值得。該校指導老師黃洋則說,清晨的天氣雖然寒冷,但被飛船發射的畫面以及一同觀看發射的歡樂氣氛所感染,「好像驅走了寒冷」,而是次經驗相信會成為他們一生美好的回憶。
梁同學:比新聞片段更震撼
宣基中學學生梁芷韻亦形容,發射的一刻十分震撼,雖然離飛船發射地點有一些距離,但相比電視新聞片段只可看到過程一小部分,在現場能夠見到飛船由地面發射到天空,就更加震撼。其同學鄧梓儀表示,在現場觀看發射時更可聽到飛船升空的聲音,加上發射時正值日出,笑言「整個畫面十分完美」。
教師留影作電腦桌面紀念
翁祐中學指導教師崔婉琪則說,平日教學不時會提到火箭發射,但首次親眼目睹過程,對她及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她亦用相機拍下飛船升空留下的煙霧和日出所構成的畫面,將會成為她的電腦桌面,以紀念和回憶這個難忘經歷。
除了觀看發射外,考察團亦會到訪當地中學與內地同學交流,了解他們學習科研的情況,並將在明天結束旅程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