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潮劇在全盛期,表演形式也有突破。由搭棚演出,過渡到舞台的形式,證明潮劇並非一成不變。不單香港,連東南亞一帶都掀起潮劇熱,陳楚蕙女曾經在泰國做足三個月戲,有些劇目是一連上演十多個夜晚,觀眾卻不會生悶,每晚依然座無虛席,稱得上是潮劇高峰。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潮劇名旦蕭南英定居香港,也為香港的潮劇掀起一陣高潮。1960年,內地正順潮劇團首次赴香港演出時,她與姚璇秋、范澤華、吳麗君、陳麗華五人,被香港傳媒譽為「潮劇五朵金花」,後隨團到柬埔寨訪問演出,是較早為海外觀眾認識的著名演員之一。定居香港後,受到香港文藝界和商界的重視,活躍在香港潮劇舞台上。多次參加東華三院、潮州商會、潮州互助社賑災義演。在香港與多位名藝員聯袂演出,如與新馬師曾合唱《辭郎洲》,與野峰合演《桃花過渡》,在韓江潮劇團演出《拾玉鐲》、《姑嫂鳥》等劇目。
可惜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的潮劇開始式微。言語不通可謂最重要的原因。潮劇以潮語表演,非潮州人根本不明白它的內容,不懂欣賞,更不會產生興趣。就算是年輕一輩的潮州人,也不是完全懂得說潮語;加上香港的潮州人口老化,懂得欣賞潮劇的人就越來越少。
另一個原因,潮劇與其他傳統表演藝術一樣遇到青黃不接的問題。由於潮劇十分講究做手和藝術修養,演員必須經過長期學習和苦練,才能將劇藝承傳,因此年輕一輩的都不大願意入行。另一方面,缺乏資金、娛樂活動選擇多等,均導致潮劇在香港逐漸衰落。
浸會學院傳理學系的實習報紙《新報人》在1977年1月22日的一期刊載了蕭南英專訪,她認為「只有政府發起帶頭作用,成立一個委員會,並且有一筆穩定的基金、謀求更多的演出場地,才能號召人心離散的潮劇從業員,使潮劇在香港得到復甦」。可惜,當時的政府沒有接受蕭氏的建議,造成今天潮劇花果飄零,令人慨嘆! ■文︰葉世雄